《读档黄金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读档黄金时代- 第1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优势也还是会一事无成。而他的前世,恰恰就是什么都只停留在想象的阶段,什么都没有踏踏实实的去做。

    李赫开的第一个会是家园科技的管理层会议,会议的地点还是在家园吧的四楼,原来的干休所留下的现成的办公室,条件简陋了一点,人也不多,但这也是他两世为人第一次以老板的身份给自己的员工开会,那一刻要说他真的像自己表现出来的那么平静那绝对是骗人的,之前一直都是老妈帮他把场面撑起来,他也一直都是在幕后划定方向,现在,他终于要自己面对了。

    会议很正式,那天李赫还特意穿上了一身正规的西服,什么品牌也没注意,反正也是他老妈去给他买的,就觉得穿在身上质感不错,而且很衬他的身型,得体的正装也为他增添了几分成熟与稳重,不是知情人,谁也想不到他刚刚成年。

    “各位,从今天起,我正式接过公司的管理权,感谢乔女士前期为公司做的一切,今后由我来全面负责公司的经营,很高兴与大家共事。”

    “啪啪啪。”人不多,但掌声还是有的。

    此时乔楚就坐在李赫的身边,她还是公司的副总兼财务总监,有些具体的事务她还需要做,大拿不参与决策。虽然李赫在讲话的时候目不斜视,但乔楚还是在桌子下面拍了拍儿子的手,他的这个开场白不够生动,也不够特别,不过作为一个刚成年的大男孩,她觉得他已经做得很不错了。当妈的,总是很容易为自己的儿子骄傲。

    李赫给家园科技注册的全称是“家园络科技有限公司”,现在公司的主要业务四块,吧、导航站123、站家园中文、家园电脑学校。参加会议的就是这四块业务的负责人。

    现在李赫的家园科技真正赚钱的就是吧,出于李赫对吧发展的一个有效的判断,现在的家园吧已经可以算得上是光阴市吧行业的第一品牌。

    首先在对吧的认识和定位以及理念上,家园吧显然是走在别的吧前面一大截的,然后它的包装和推广,也远远优于同行业的竞争者,而在服务上,从电脑的配置到吧的内部环境,尤其是配套的服务,更是遥遥领先的。

    让李赫的家园吧盈利的,不只是电脑的上机费,还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他们自己的餐饮,乔楚给李赫看过月度报表,事实上吧里卖的炒饭、泡面和零食,其利润不弱于上费用,甚至有的时候还要多一些。

    这里面李赫还钻了一个空子,就是从90年代末到现在,吧在省会城市光阴市虽然已经开了不少,但有很多吧还就是弄成了电脑游戏室,所以像家园吧这样的规模和投入,一般的吧经营者不舍得投,有实力的人不太愿意投入,李赫的家园吧才迅速的形成了一枝独秀的局面。

    尤其是在康行健把第一个连锁店开起来以后,家园吧毫无疑问的具有了相应的品牌效应。

    现在家园吧每个月的营业额,扣除各种成本,李赫平均能有1万5到2万的个人收入。他准备把这些钱的绝大部分都拿出来,再通过借贷,开一家他自己的连锁店,同时接受第二家连锁店的加盟。

    因为这是公司的内部会议,所以加盟店的老板都没有来,来的是他聘请的1号连锁店的负责人宋启明。宋启明与李赫是校友,两年前毕业,本来家里有点小钱,他毕业以后也没有接受国家分配,准备自己和家里创业,选择的项目就是吧。

    宋启明的吧原本也是经营得不错的,但后来他家里的生意败落了,他的吧开业不久也不得不转让了出去,后来应聘到李赫的家园吧做管。在家园吧的管里面,宋启明的年龄无疑是最大的,但是,经历过家庭由盛转衰的他也是最踏实低调的。现在李赫决定把1号分店的交给他去管理,给他算股份,为分店的盈亏负责。

    总店这边,李赫还是自己负责,但总店一切都已经上了正轨,不用他费太多的心,他不在的时候,技术总监陆维也可以顶上。

    陆维有最初也是最实际的技术股,早就已经绑在家园的战车上,相处到现在,人品也值得信任。而且陆维不光是人品没问题,技术也还是过硬的,他开发了一套吧内部的管理和导航系统,目前是别的吧没有的,玩家在用的时候很方便,费用上也不会出现遗漏。他还做了技术处理,两个加盟连锁店也可以使用这个系统,但是要受到他的远程控制,现在不仅是玩家习惯了这个系统,连锁店对系统也十分依赖。

    下一步,李赫还鼓励陆维将这个系统作为家园科技的产品向其他吧推广。

    其实李赫很清楚,用不了几年,吧在家园科技中所占的比重就会越来越即使开成全国连锁,其营业额也比不过站的营运,而全国连锁又何其艰难,要知道家园吧的经营模式,并不是不可复制的。但不管家园科技其他的业务以后发展到什么程度,对于李赫,对于公司最早的参与者来说,这个吧的重要意义都是不可估量的。

    除去吧管理者陆维和宋启明外,家园科技的另外三块,导航站的负责人还是李赫自己,这是他的核心利益,包括陆维在内,还有几个程序员在帮他做123,但站的所有者和管理者还是他本人。

    而家园中文除了李赫外,还有4个站主,其中有两个同时也是程序猿。他们都有一定投资,也占有一定比例的股份,但李赫拿出的25万占了绝大部分。

    再加上1个还没有开学的家园电脑学校的校长,这是司徒孝柔给李赫推荐的一个人。原本是一个省级示范高中的老师,90年代学人下海做生意,结果被海浪淹了,命都差点丢掉。校长姓张,还不到40岁已经谢顶,他不是做生意的料,但是对于学校管理还是有一套,原来的学校回不去了,也不甘心回去,李赫给他开工资,给他电脑学校的干股虽然这个学校现在不值钱,决心再最后博一把的张校长决定留下。

    不算李赫和乔楚,今天开会的一共就只有7个人。

    人很少,办公室也很破旧,一切都显得寒酸。

    但是,李赫看着他们笑了笑,说:“今天在座的各位,都是家园科技的元老。我不想空口说什么信心,我给一个时间表,现在是2000年,7月,两到三年,也就是2002到2003年,我们的公司会有巨大的突破。如果我预言有误,到时候各分东西,也耽误不了大家。”

    作为这些元老中最“老”的一个人,陆维第一个说:“李总对公司有信心,我对李总有信心。”

    李总?李赫心里笑哭了一下,这个称谓听起来好别扭,两世为人,这还是第一次有人这么叫他呢。不过,要习惯,不是吗?

    陆维接着说:“最开始的时候,我们的家园吧都还没有开张营业,所有的一切都是未知,老实说,我放弃国家分配的工作,手心里是捏了一把汗的。我当时想的是,就干几个月,反正每个月有几千块钱的工资,实在不行了再回家找关系进体制,虽然迟了一年,但我们国家的事,大家都知道,只要有关系,没有什么是办不成的。事实证明,李总是很有眼光,很有想法,也很有魄力的,吧第一个月就盈利了,现在,更是整个公司的支柱。就我本人而言,我也相信互联行业会迅速的发展,这块蛋糕会很大,我们走得越坚定,以后得到的回馈也会越多。”

    “不是越多。”李赫说:“互联创造的财富,将会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到最后,我们会发现我们获取的不再是钱,只是一些数字,一些迷人的数字。陆总监说得很对,现在,我们的支柱就是吧,一个总店,一个即将开张的分店,还有两个加盟店,这是我们现在最重要的经济来源。但以后我们发展真正依靠的还是站,所以,”他看了看家园中文的几个站主还有程序员,说:“你们只管放手去做,不必着急,很快站就可以不用输血,甚至反哺。”

    4个站主中无论年龄,还是投入,还是技术都处在老大地位的是一个首都理工大的毕业生,虽然是理科生,却喜欢,有着非常浓厚的武侠情结,本身又是个技术员,现在是家园中文的副主编,也是家园中文除了李赫之外的二把手,还是李赫的本家,叫李小亮。

    李副主编不说空洞的展望,他只说数据:“自从我们的论坛和家园之路合并成立家园中文以来,我们的访问量就在稳步而快速的增长,截止到上个月,我们的注册用户已经超过十万人,注册作家超过5000人,并且增加的速度越来越快。以我们的签约作家守望破晓为例,她的诛仙,点击量已经突破了十万,注意我说的点击量是有效点击,不是刷数据刷出来的。也许用不了多久,点击破百万的书就将在我们家园中文诞生。”

    停顿了一下,李副主编又说:“我们的站现在最具有特色的就是我们的分类体系,类型化十分清晰。玄幻、历史、都市和科幻几个大类现在都有很大的影响,当然最有影响力的还是玄幻类。除了诛仙之外,我们还发现了几个很有潜力的作者,从长远的眼光来看,他们应该都是可以成为某一流派的创作主力的。有一个笔名叫做三少的作者,文字上可能还有待打磨,但仅仅是更新速度,就已经吸引了一大批死忠读者了。”

    李赫呵呵一笑,一锤定音的说:“签约,签长约。虽然他现在只是凭兴趣爱好业余写作,但是我们可以给他报酬,不用一下很多,只要能够刺激他更猛烈的爆发就行。”


第239章、那就赌一把



    后世的历史学家把家园科技的这一次在简陋而破旧的办公室里,只有寥寥数人召开的一次很普通的座谈会描述为文界一次具有里程碑额意义的会议,并赋予了“第一次会议”这样极具符号性特征的称谓。

    一个资深的络评论家在他的博文中写道:“2000年7月2号这一天,对于以后的文界而言,其重要意义足以用里程碑来形容。也许在当时,就是参加会议的人都没有意识到,他们对后来的文界产生了多大的影响,直到家园中文一统天下之后,人们回头凝望,才发现那些闪耀文界的大神们,都是从家园中文走向巅峰的。比如三少,比如辰冬,比如貓溺,比如奥斯卡,还有后来的二很多很多,只是当时他们自己都没有想到罢了”

    其实在这个时候,李赫就已经想到了,并且预见到了这些大神的成名与辉煌,虽然他们有的后来离开了家园中文,有的渐渐销声匿迹,还有别的站奋起直追,时家园中文一统天下的优势不再明显,但就像那个后世的评论家说的那样:

    “当然,我们在讨论家园中文的业界霸主地位时,就必须要致敬一位传奇,那就是家园中文的创始人李赫,他自己从一位爱好者,不但开创了末世这一文中最能引起人类反思和追问,也最能让人警醒未来的流派,而且他本人也是一位出色的程序猿。借用康德的一句话人为自然立法,在文界,李赫为文立法也是一条公认的真理。”

    不过,李赫虽然是从前世回到现在的,但当他还在某点上看着各种题材的文的时候,他可从来没有看到过一个叫做“家园中文”的站,更不知道不久以后的评论界里,他的名字竟然变成了一座丰碑。

    在开完家园科技的第一次内部会议以后,隔了两天,李赫,这个后世的丰碑先是参加了一场期末考试,因为实在忙不过来,他半夜背书背到一半就睡着了。如果不是他的挚友陈菁在考试的时候丢给他一张纸条,那么后来的李丰碑将在这一次的期末考试中全挂。

    幸亏有了陈菁的这一张纸条,李丰碑在这一次的期末考试中只挂了一门课,包括考查科目。因为这学期他就没怎么上课,即使他的哥们,班长齐思远每次都帮他请假,但他毕竟是上了中文系老师们共享黑名单的人,所以他连考查课也挂了。算上上一个学期他被自己的室友老大况天琪坑掉的一科,他总共挂了5门课,根据光大的校规,如果一个学生总共挂科的科目超过8门,那么这个学生就永久性的拿不到学位证。

    李赫很幸运的挂了5门,而这才大一。

    但这个时候李赫也顾不了这么多了,考完最后一门课,他又匆匆忙忙的赶到家园制药,他的另一个产业。他的身份,是家园制药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公司下辖制药厂、研发中心和销售部三个主要部门。而与家园科技的几个管理者同时也是员工不同,家园制药这边,光制药厂的工人就有几十号人,销售部架子才搭起来,但也有十几个业务员,只有研发中心人少一些,除了研发主任张元浩博士之外,就是李赫的堂姐李荻和两个实验室助手,其中李荻还是兼职,因为她硕士都还没毕业。

    人多了,掌声要响亮了很多,但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