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能拿到一万多块钱的年薪,就算是在京城或者深圳这样的城市,都可以混得相当的滋润。如果这钱仅仅是让一个人来花,那每天大鱼大肉,还去玩一下三温暖,都绝对没有任何的问题。要是稍微节制一些,一两千块钱的工资,养活一大家人,都算不上什么困难的事情。
而出了环亚,不论是在国企,还是乡镇企业,抑或者是私企,除非自己当老板,想要一个月一两千块钱的纯收入,基本上都是在做梦。当然,不否认在国企里面,到了管理层,工资什么的,在总收入当中,并不会占据大头的地位。但那些钱,是不能拿来明说的,真正能正大光明拿出来用的钱,能有多少?
所以,单凭环亚现如今的工资,就有足够吸引人的地方。而为了留在环亚,除非那些压根就没有把规矩放在眼里的人之外,磨合期谁都会变成绵阳一样老实。这样的时期,刘东他们彻查自然不会有多大的效果,在新成立的分部或者公司里面,出现问题的绝对是凤毛麟角。
既然事情并没有自己想像当中的那么严重,刘东就觉得。把这事情的基调定得太高,好像也不太合适。因为刘东对于清查问题的态度,并不是那种偶尔想起来了搞一下,然后必须要弄掉多少人的指标,才算是合格。
那样做,既治不了标,也治不了本。有贪心的人,会因为刘东仅仅是偶尔搞这么一下,而生出侥幸的心理。他们总会认为,这样的彻查不是惯例,到时候查的时候,自己未必还会在环亚当中,那样赚的钱,可就都是自己的了。
而有了这样的想法,那么他们就会想方设法的贪钱,直到自己被挖出来为止。而其他原本没有贪念的人,或许也会受到这些人的影响,认为别人能贪,他自己凭什么不能贪?这样会带来很大的坏影响。越是把清查的态度放得高,别人觉得只要查出来就没有任何前途以后,那么就会越来越堕落,乘着没有被环亚查出来的时候,死命的捞钱,大把的享受。等到真的查到自己头上,不过就是一条路而已,反正该花的钱也都花了,也没有什么好埋怨的。
如果到时候下面公司的风气真的变成这样子,刘东再想把环亚内部给管理好,那就真的是不容易了。所以,与其偶尔高基调的大发雄威,一下就清查出许多问题,还不如把这件事情按照日常工作来做,成为常例,每个月查一次,或者是每一个季度查一次,反正时间是要确定下来。
这样一来,真有谁贪了钱,就会很快的被挖出来,按照规章制度处理,不但不会影响到别人,还能定时清理自身的蛀虫。保持环亚内部的纯洁度,虽然等到环亚真正发展成为巨无霸以后,内部的纯洁度肯定会降低,但只要在能承受的范围之内,那环亚依旧会高速发展。
就好像现在美国的巨无霸蓝色巨人,IBM。只要是了解IBM的人,都知道这个企业有多么的官僚,比起美国政府的官僚程度,也丝毫不逊色,并且还要超越许多。因为美国政府的官员,不是终身制的,他们还需要竞争上岗。
但在IBM内部,那些股东什么的,那绝对是世袭的,只要你没有把自己手中的股份给卖掉,你对IBM就能够做出决定。要比起官僚程度,美国政府工作人员都是个渣。可就是这么一个官僚形的巨无霸企业,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没有多少公司敢挑衅他们。
比尔大叔这样的世界首富,还创立了微软这样的巨无霸,但真要比起底蕴来,比尔大叔在IBM面前,都只是一个小乖乖。想当年,要不是IBM的订单,比尔大叔的微软,也达不到后世那样的高度。
对IBM来说,官僚算什么?傲慢算什么?自大又能算什么?就算是自己的某一个产业出现问题,他们都不用太过着急,因为IBM并不是靠某一个产业吃饭的,这一个产业被人挂掉了,他们还可以加大力度投资另外一个产业,如果他们认为被人挂掉一个产业有损脸面,他们还能在废墟当中建立起一个比之前还要庞大的产业,和IBM打对台戏,对于全球绝大多数企业来说,那都是找死的行为。
在所有不让人喜欢的词语都放在IBM身上以后,IBM依旧能够高速的发展,笑傲全世界,这就是因为他们把这些负面的东西,弄到自己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只要不超过崩溃的底线,他们是想怎么官僚怎么官僚,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未来的环亚,肯定不会以IBM做为目标,但是学习IBM的做法,刘东却不会介意,只要把负面的东西控制在自己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公司还能够正常的发展,那对于环亚来说,就是胜利。而这一切的一切,最为关键性的东西,其实就是企业的制度与文化。
只要抓住这本质性的东西,环亚就不会倒掉。而现在,刘东他们几个人,需要讨论的东西,就是环亚成长为财团之前,第一次大规模拟定环亚自己的规章制度,当然,这个东西也能说是环亚的生存法则。
当刘东把自己的一系列想法说出来以后,黄三水的心,算是彻底的放了下去,之前因为环亚国际事务研究所出的大问题,他在刘东面前,一直觉得自己抬不起头来。但没想到刘东不但对这件事情没有任何的责备,反而主动的把问题扛了下来。
而现在,刘东说的事情,居然早已脱离了最初开会所要讨论的内容,还往这个内容当中延伸了非常多的东西。听到刘东这些想法以后,黄三水算是彻底的明白,刘东是真的没有把环亚国际事务研究所出的问题放在眼里。
因为他压根就没有认为这事情是个麻烦,反而是主动的出击,想要在和那些国外势力打交道的时候,占据主动权。不但如此,刘东还因为这个问题,还延伸到关于公司成为财团的规章制度方面上去,这样的情况,如果黄三水还揪着环亚国际事务研究所的错误不放,他就不配掌管这么一个重要的部门了。
“关于规章制度的细节性问题,我们如果单单让国内的那些专家教授来参与制定,是否略显单薄?毕竟,我们环亚未来还是要走出去竞争的,单单是有国内的优秀经验,也行不通啊。”陈志豪明白了刘东的想法以后,开口问到。
“这个问题其实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重点。我们的重点关心问题,是在于指出一条发展的道路,至于其他具体的问题,我们就交给专业的人士来做。至于你说的,仅仅靠我们国内的那些专家教授的经验,是否略显薄弱的问题,我看这也算不上什么困难的事情。既然你觉得薄弱,那我们就加强,让国外这方面的专家来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专家都解决不了,那么我们还可以请这方面的专业公司,我记得国外有很多致力于解决公司法律制度方面的公司。我相信他们的专业能力,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帮助。”刘东满不在乎的说到。
在刘东看来,他们这些老总级别的人物,无论是他,还是陈志豪,抑或者是陈洁这些真正的高层。其实对于具体的事务,都不用太过的在意,只要他们把大方向的东西都把握好了,剩下的东西,自然会有专业的人士来处理这些问题。
就好像刘东,要说到管理方面的经验,他是绝对比不上陈志豪的,虽然这些年来他也不断的在学习。可陈志豪也没有停下脚步来等他追赶,不但如此,陈志豪因为掌管环亚大部分的事务,比起他才进入环亚的时候,能力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他在还没有被刘东挖到环亚的时候,仅仅是在齐家做了一个经理,而当初的齐家,资本才多少?不过是上千万的港币,虽然这份家业,在国内绝对算不上小,但和现在的环亚比起来,那简直毛毛雨都算不上。
而当初的陈志豪,还并没有掌握那么多的资源,最多能有五分之一的资源,就很多了。而现在,别说陈志豪,就算是陈志豪的助理,他们需要处理的事情,也绝对不会是小小的两三百万港币的事务。那么一点钱,最多就是一个报表放到陈志豪的办公室去,而那还是很多这样两三百万投资总和到一起,才能拿到陈志豪面前过目。
如果陈志豪不会努力学习,他早就被环亚高速的发展甩到不知道什么角落去了。但就这么一个人,现如今不一样在给刘东打工?所以,身为上位者,不一定需要什么都懂得,上位者只要会做知人善用这么一件事情,那基本上他就算是成功的。
所以,对于规章制度的具体拟定细节,刘东是不会太过在意。他需要的仅仅是把这个概念提出来,下面的人就能把这么一个骨感的东西,弄得十分丰满。
第四百六十一章 出京前的嘱咐
现如今的环亚,早就不是环亚初创时的小猫两三只,什么事情都要直接动用陈志豪这样的人物,才能搞定。现在的环亚,像陈志豪这样的人,一个念头,都能决定很多的事情。
所以,关于制定规则的事情,刘东把意思一说,就有无数的人,可以帮刘东办到。但制定规则这样的事情,也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搞定的,那需要相当多的人力物力,并且权衡利弊,之后才能做出一个初步的方案,然后依靠这个初步的方案,在实际实行过程当中,慢慢的加以完善。
在刘东他们离开金陵分部两个月以后,环亚内部第一次彻查行动,算是圆满完成了。该抓出来的蛀虫基本上都抓完了,该让法律制裁的人也已经进入流程了。
环亚在这个时候这么大规模的搞反腐,不但在环亚内部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就算在外界,那风波也不小。要是环亚由多个势力一起把持的,那么刘东这次的行动,未必会像现在这么干净利落,但环亚从头到尾,就只有刘东这么一个老大,所以就算在环亚内部造成那么大影响的事情,刘东也能完全把这些风波承担下来。
经过这一次的彻查,不但是环亚的新员工感觉到了环亚规章制度的严格,就算是老员工,被刘东这么一警告,也有些战战兢兢。因为环亚还是第一次这么大规模的清查这样的事情,并且听上面的意思,是说这样的行动,以后将变成常例。想要伸手的人,以后就得考量一下,是否值得。现在像环亚这么条件优越的企业,在国内可并不多。
那些想要伸手的人,捞了大利益,被查到肯定会直接进监狱。但如果仅仅是捞了小利益,那就完全不合算。以环亚现在的薪资条件,仅仅想贪小利益,就把这么好的工作丢掉,那只有傻子才会愿意干。
所以经过了这么一次彻查,环亚内部在不知不觉当中,形成了非常良好的风气,很多时候,就算是一支笔这样的小物件,都没有人愿意去占这样的便宜。虽然不至于像成语里面说的那样,路不拾遗,但风气确实有了本质性的变化。
这样迅速而有效的彻查成果,也就只有像环亚这样的特殊存在,才有可能完成。当刘东把手里最后一份需要他签发的文件签订以后,这次的彻查行动,算是划上了完美的句号。虽然到现在,那些该制定的规则,依旧在商讨当中,想要具体实行,还需要一段时间,但刘东已经把种子给种了下去,只要细心培养,该开出的花朵,是绝对不会消失不见的。
既然彻查的事情和制定规则的事情,刘东暂时插不上手,那么刘东就又要开始准备考察的事情了。之前的考察的行程,刘东和陈洁他们,仅仅是考察了两站,一个铁都,一个金陵。但这两个站,并不是刘东之前考察的全部内容,虽然很多环亚新建设的地方刘东不需要去考察,但某些地方,就比如说那些有工程开工的地方,刘东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绕开的。
所以当这两件大事情忙完以后,刘东就不可能继续呆在京城里面,该出去走走的,就要走走。对于这一点,不但刘东清楚,就算是陈志豪他们也明白。
五月中旬,刘东在京城待了两个月以后,准备再次出行。走之前,刘东并没有对陈志豪过多的吩咐什么事情,反而是把胡力,陈三他们找来。因为刘东忽然记起一件比较重要的事情,要给大家交个底。
虽然离这件事情发生还需要一段时间,但刘东也不知道,这件事情具体的发生时间会是在什么时候。因为历史已经被他改变了,自己的大伯更是在幕后盯着这件事情,有那么多的变数,刘东也不知道到时候出现情况会是在哪一刻。如果不事先向胡力他么讲明,说不定联众超市会受到这件事情的影响。
虽然刘东自己在联众超市里面,并没有多少利益。但联众超市说白了,这是刘东和自己那一伙儿人的利益纽带,如果这个利益纽带出了问题,刘东到时候还得费神补救。在明知道有可能会出现危机之前,刘东要还不吩咐一下措施,那就是在给自己找麻烦。刘东也不知道自己去考察其他环亚分部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