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驸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小驸马- 第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手中长枪拨打,竟然躲过了被射成刺猬的命运,只是大腿上中了一箭,虽是吃疼不已,但并不畏惧反而生出一股狠劲,挥军依旧狂冲不已。

吕翔的判断没有错,哪怕汉军装填水平再高,在纵马飞奔的当口,要想瞬间装好驽匣也不可能,但是汉军骑兵还有一招,左右马腹上各挂有一个小型踏驽,只需调整踏驽方向对准敌方,就又是一轮驽箭疾飞,虽然许多骑兵担心误伤队友未射,但是队尾的百余汉军却无所顾忌,并州军前锋纷纷跌落马下,一向勇悍的吕翔也被射中要害而亡。

吕翔战死,部下弄不清汉军到底还有多少驽箭可以发射,已被吓得有些傻了,狂野的气势瞬间落到底处,再无勇气追击,调转马头欲回本阵,奈何先前冲速已经到了极限,收住又岂是那么容易?于是整个队伍全乱了套,人吼马嘶挤成一团。

一见并州军骑兵乱了套,刘辟当然不肯放过歼敌良机,大呼一声:“回马冲阵!”率部在战场上兜个小圆弧,如利刃般切向混乱中的并州骑军。

出击的并州军左翼,除了部分见机快的散兵逃回,余者大多倒在追击或逃跑的路上,主将吕翔也没有幸免。于此同时,并州军右翼骑军也没躲过崩溃的命运,同样被龚都打得落花流水,唯一不同的是右翼主将杨柞运气较好,虽然受伤,并未丧命,只是心胆俱丧之下,狼狈不堪率残部向着本阵逃去。

“传令:前军以弓弩压住阵脚,不管何人冲阵,皆杀无赦,中军跟随本将出击,击溃敌军左翼!”高览没有想到两翼骑兵败得如此之惨,眼见战局已显颓势,再也无法稳坐中军,黑着脸下达命令,率领中军骑兵向紧追乱兵而来的龚都部冲去,试图打龚都一个措手不及。

“放箭!放箭!”眼见己方败兵汹涌而来,并州军前军将领吕旷心中有些不忍,然则军令难违,下令早已张弓多时的弓弩手发起覆盖式射击,毫不客气地将亡命奔逃而来的败军,连同衔尾追杀而来的刘辟部前军罩入其中,但听箭声大起,溃兵固然是死伤无数,急追而来的汉军也遭了池鱼之殃,数十名冲在最前方的汉军骑兵也被射杀,追击势头不由一窒。

刘辟是张角弟子之一,以勇悍著称,尽管前锋死伤不少,但却不愿放过一举冲破敌阵的良机,抽出腰刀,吼道:“随我杀上去,冲!”刘辟部冒着并州军的箭雨,悍然发动突击,立马引来并州军一拨拨箭雨,损伤骤然大了起来。

率部等待时机的周仓见刘辟攻击受挫,登时便火冒三丈,不去理会高览军中军,大呼道:“随我上!”率部加速向吕旷部冲杀过去,打算与刘辟一道形成夹击。

眼看形势不妙,高览不由大急,大呼道:“随我冲锋!”实际上,此番高览所领军令是诈败,诱使汉军主力追击。但是如此打法,败是定了,可怕的是全军覆没,如何完成军令?

高览此时真打算拼命了,不去管前军被汉军两路兵马夹攻,********只想以优势兵力一举击垮龚都部,取得战场的局部优势,从而扳回一局。

“破敌便在此时,众军随我突击!”高览一动,龚都马上察觉到其意图,但却丝毫不惧,大吼一声,率部向前狂飙猛进,与汹涌而来的并州中军撞在一起。

整个战场乱成一团,各处战火纷飞,唯有关羽率领右军骑兵稳稳地屹立在原地不动。

看着前方打得热火朝天,在营门观战的张燕求战心切,望着不动声色的关羽,高声请战道:“贼军已乱,末将请求率部出击。”

关羽脸色郑重,道:“不急,看看再说。敌军似有诱敌之嫌,想必还有后手,你固守大营,我率右军上前帮忙,先胜了这场再说。”说完,关羽缓缓举起大刀,指向前方战场,下达军令:“随我杀!”右军骑兵开始加速,直奔敌军主将高览。

这队骑兵成为压倒并州军的最后一根稻草,胶着战况立时分明,并州军开始出现逃兵,高览见关羽统兵杀到,不由呼喊一声:“撤!”

军令一下,战场顿时成了一边倒的局面,汉军开始高声喊叫:“缴械不杀。”随着越来越整齐的声音响起,大量来不及逃走的并州兵开始投降。

关羽并未盲目下达全军追击的命令,道:“各军追击十五里,马上退兵回营。”

关羽吩咐传令兵下达军令,动作却未停顿,拍马朝高览追去。高览原来在战场核心位置,撤退时被自家兵马阻挡,距离关羽并不很远。关羽早就瞄上高览退路,就在高览就要脱离战场之时,斜刺里忽然传来一声大喝,道:“纳命来!”

高览一惊,扭头一看,却见一位红面长须、威风凛凛的大将已到近前,青龙偃月刀带着凌厉的风声到了眼前。高览历史上与颜良、文丑、张合并称为河北四柱,一身武艺实不简单,危急时刻勒马避让,性命虽然保住,坐骑却被一刀劈为两段。

关羽见高览落马,策马上前,朝着高览的头部劈去。高览听到风声近耳,此时左腿还压在马下,兵器也已脱手,避无可避,挡无可挡,只能闭目等死。不料关羽大刀近前,将刀一扭,刀锋转为刀面,拍在高览头上,高览惨呼一声,昏迷过去。

高览亲兵上前来救,关羽冷声喝道:“你等若想不管你家将军性命,就尽管上来。”

高览亲兵皆为高览的族人亲信,闻言不敢上前,见高览昏迷不醒,生命控制在对方手中,若是对方发狠,高览性命立时难保。又听关羽喝道:“弃械!到我军营受降。”

虽是对方大将,言语却让人不容拒绝,亲兵都看向高展。高展是高览的族弟,为亲兵首领。此时到了这般田地,高展将眼一闭,手中兵器一扔,道:“降了吧。”

上党郡冶地长子城内,一群文武聚在城头观战,见高览部大败,一位武将来到太守面前,道:“大人,高将军兵败,末将请求统兵出城往救。”

太守逢纪笑道:“孝起勿忧,必为诈败。”

这员武将为南阳人,姓陈名震字孝起,被袁绍征辟为上党郡尉,文武双全,胆略过人,观看片刻,谓逢纪道:“旗鼓不整,衣甲皆弃,士兵鼠窜,降者无数,必非诈败。”

逢纪初时脸色轻松,闻言细观战场,失声道:“高览失机败军,没有引出敌军,计谋已失。这……火速通报主公!”

匈奴左贤王引领部下在上党西北埋伏,忽有信使急驰而来,道:“高览将军大败,败军或逃入长子城,或逃往此处。”

左贤王喜道:“计成矣。”又问信使道:“追兵多少?”

信使答道:“敌军追击十五里即回。”

左贤王似是吃了只苍蝇,脸色骤然难看起来,道:“我等在此埋伏是空等了?”

信使道:“太守只是让我通报情况,其余在下不敢过问。”

左贤王沉思半晌,下令道:“儿郎们,先去长子城。”

左贤王引兵进城,逢纪引文武属下出门相迎。众人进府落座,左贤王道:“前番计划失败,未知后续如何行止?”

逢纪道:“此间战况已用贵族神鹰传给主公,尚未有回音。”

上党城外大汉军营,斥候报道:“方才大批匈奴骑兵入城。”

关羽问道:“人马多少?有无其余详情?”

斥侯道:“至少两万骑兵,从西北方向过来,从时间判断,午时我军相战之时,其部距离战场应在五十里内。”

关羽与张燕互视一眼,不由暗道侥幸,关羽道:“高览部以弱搦强,应为诈败之军,若我军追击,匈奴军突起,猝不及防间,或会大败。若再会合长子守军,趁胜夺我大营,我部甚或全军覆灭。”

张燕道:“将军运筹帷幄,虽然战果小些,却破了对方奸计,可喜可贺。不过匈奴援军已至,我军又是骑兵,要是攻城还需步兵前来。”

关羽摇头道:“我军只是偏师,目的不在于攻城掠地,而是牵扯并州兵力。我倒希望长子城内兵力充裕,如此主公那边压力也会小些。”

高柳城外,高空中飞来一只大鹰,突然发现下面有只大野兔,从半空中猛扑下来,将要抓住大野兔时,十余只利箭疾射而来,大鹰身中数箭顿时毙命。

第一卷姜述篇第142章高柳之战1

许褚从草丛中爬出来,问道:“这是第几头?”

一位大汉答道:“今天猎了四头,共计二十七头。”

许褚笑道:“这群匈奴人,怎会养了那么多大鹰,发现情报了吗?”

大汉娴熟地从大鹰身上搜出一个小竹筒,打开取出一物,道:“发现一个纸卷。”

许褚道:“写些什么?”

大汉苦笑一声,道:“将军莫取笑我,我不识字。”

许褚笑了笑,拿过纸卷看了一遍,道:“云长倒是了得,又打了胜仗,还抓住了高览。”然后将纸卷塞入竹筒,对大汉道:“三儿,速送到主公处,路上小心,别被敌军斥候抓到。”

袁绍大营,一众文武正在议事,文有审配、许攸、郭图,武有鞠义、文丑、颜良、牵招。审配负责攻城事宜,请罪道:“匈奴人不善攻城,近日连番攻城,损伤甚众。”

许攸在王芬谋逆案时被通辑,得袁绍之助逃过大劫,一直在袁绍身边谋划,负责情报,参与机密。许攸道:“以现在的兵马势力,攻破高柳城甚难,我等主要目的是要牵制姜述主力。如今匈奴左贤王与高览设计歼灭关羽所部;长安已经同意出兵,李催统兵东进,威胁河东,牵制张济部;郭汜出兵潼关,威胁弘农,牵制黄忠部;陶谦出兵攻打广陵,牵制青徐兵马。刘岱出兵济阴,牵制冀兖兵马。诸路兵马皆动,姜述手中已无兵可调。等到韩遂、马腾援兵赶来,我军必胜。”

袁绍问道:“诸路兵马已动否?”

许攸答道:“尚无消息传来,按照约定日期,后日应当全部发动。”

袁绍又问:“高览进展如何,计成否?”

许攸摇头道:“尚无消息传来。”

袁绍微有怒意,道:“按照计划,此战应该早就结束。匈奴人以鹰传讯,最是快捷,为何未传来消息?”

许攸道:“匈奴驯鹰者亦感到奇怪,近日接到情报甚少。大鹰毕竟为禽类,近处可以传讯,远处效果不佳,亦是自然。”

正说话间,有亲兵来报:“城中守军出城,攻打匈奴军营,匈奴王派使紧急求援。”

袁绍大惊,道:“出兵多少?”

亲兵道:“不低于五万。”

袁绍道:“姜述部下精锐,当急救之。”

审配连忙止住,道:“主公万万不可,我军绕城与敌军主力野战,恐怕不利。其主力出城,城中兵力空虚,可以趁机攻城。”

袁绍略一思忖,道:“众将听令,尽起营中兵马,全力攻城。”

袁绍扎营于高柳城西南十五里,匈奴扎营高柳城以北十里,高柳城依官路而建,周边地势陡峻,两营互通信息需要绕路而行,甚为不便,袁绍得到消息之时,匈奴大营形势已经十分危急。

姜述近日接连得到各方情报,闻知曹操、刘岱、陶谦等均有异动,正与郭嘉商议,定下各个击破、速战速决的战术,以张合统领步卒守城,尽起大军先攻匈奴大营。

匈奴王呼厨泉趁京城大乱逃回属地,因大汉内乱势弱,雄心遂起,此次袁绍厚赠金银财宝,又闻长安起兵响应,因此应袁绍所请,使左贤王统兵三万往援上党,自统五万骑兵来到代郡。与袁绍约期攻打数次,均无功而返,损失惨重。呼厨泉见高柳城难克,已有回兵之意,不料汉军突然出城攻打,连忙分派众将严防死守。

姜述亲自率军攻营,张飞为前锋,人马皆着甲,以火油烧开寨门,重骑兵长驱而入。匈奴兵不善防御,兵甲不齐,向以弓箭御敌为主,而弓箭力不能透铁甲,如何抵挡重骑兵?半个时辰不到,大营皆乱。呼厨泉见势不好,急令全军撤退,忽有部将报道:“乌恒人作乱,夺了马场,正在军营中乱杀。”

呼厨泉不由大惊失色,马匹若是有失,即便撤退亦不能行,急统亲军往内营夺马。正逢乌延统兵赶至,呼厨泉二话不说,挥兵杀上,乌延部兵马甚少,急促间尚不知详情,见匈奴兵不问青红皂白挥刀便杀,只得下令还击。乌延部兵少,很快被杀了大半,正在危急之时,苏仆延统兵赶来。乌恒三部同气连枝,苏仆延见乌延部危急,急忙统兵上前去救。

匈奴人扎寨,与汉卒不同,其兵丁居于外围,内围一圈为马场,最中心是草料存放之所。丘力居自得姜述密令投奔匈奴,本就是为了内应,今奉姜述军令,在汉军攻营之时,统领部下夺了马场,放火点燃草料。乌延、苏仆延事先并不知道实情,引兵前来探视,不想却做了替罪羊。

呼厨泉见草料场燃起大火,心中更怒,自知若不能夺回马场,逃无可逃,已至绝境,因此呼喝部下集兵攻打乌恒人,匈奴人多势众,很快杀光乌延、苏仆延两部。可怜乌延、苏仆延这两位部落首领,好容易引领族人来投匈奴,反倒死在匈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