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驸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小驸马- 第1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门,已失去利用价值,本初兄亲自操刀杀了赵忠,又以何进首级挑唆何进旧部生乱,攻入皇宫,从而导致京城形势大乱。太子本可凭借名望收拾局面,又是袁家刺客暗箭射伤太子,打开城门迎接董卓虎狼之军入城,共同推举刘协登基。能够稳定朝局之人,皆死于袁家手中,从而导致朝廷分裂,皇室名望威信大跌,以致诸侯割据,混战不休。诸位,我说袁家是大汉最大的祸害,对否?”

第一卷姜述篇第159章袁绍之死2

在场众人大多都是首次听到此等隐秘,不由大吃一惊,即便审配、许攸、苏由也都吃惊地望向袁绍。袁绍哈哈大笑,道:“不错,开继之言确实不假,所言与真相基本一致,可惜我袁家费尽心机,先为董卓做了嫁衣,最后便宜了孟德和开继。袁家心怀野望,搅起天下风云,最终族人尽丧,也算是报应吧。”

姜述长叹一口气,道:“袁氏祸害天下,本初参与其中,已无可赦之理。况且此次犯了大忌,私交再好,亦无可赦之理。”

袁绍异道:“犯何大忌?”

姜述正色道:“结连外族,杀害汉民,是为汉奸,此为大忌。”

袁绍心中不服,道:“我并州势弱,无力自保,交结匈奴,共同与你对抗,此为大忌吗?”

姜述点了点头,道:“你结交长安、凉州,皆非大忌,唯有结交异族,便与我不同戴天。”

袁绍狂笑一声,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姜述肃然道:“本初,知晓袁家为何失败吗?只顾家族利益,而不顾天下苍生,此为失败之源。天下之事,唯民最重,不得民心者必败。引外族入境,无论何种目的,异族皆会杀我汉民。我等汉民之间争斗,是为内战;异族入境,是为侵略;你引异族入境,为引狼入室。数月前张纯勾结外族,杀我汉民,我与孟德皆做檄文,暂时停息纷争,一致对外,我统兵与异族交战,孟德没有在后掣肘,此深明民族大义。匈奴入境以后,劫夺百姓钱粮,杀害平民无数,并州南方数县,皆为匈奴兵荼毒。汉民皆朝廷之子民,杀害汉民,就如杀害子女一般,若是心怀苍生,岂能做出如此举动?本初只顾自身权势安危,可曾想过并州百姓苦难?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及天下,身受汉室重恩,而欲谋夺天下,是为不忠;引异族入境,不顾汉民死伤,此失民族大义,是为不义;视百姓为贱民,视其苦难而不见,视部下若奴隶,无视其生死,是为不仁;视盟友若无物,视盟约为白纸,是为不信。为家族私利,致社稷不稳,兵丁民众死伤无数,此为不德。种种故事,安能得民心?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失民心者必败无疑,此为天道。”

此番话说完,审配、苏由、许攸面有愧色,一起上前请缚。姜述让亲卫绑了,吩咐道:“将三人与文丑、颜良一起关押,送去南方诸县,让他们亲眼见识一下匈奴人的杰作。”

姜述又谓马超道:“孟起,你回去整顿兵马,准备明日行军。”

马超躬身行礼,道:“喏。”

姜述只留许褚卫护,让余人出房,又让人准备酒菜,与袁绍对案而坐,道:“本初,虽有旧谊,然大义不可违。今日与你同饮,是为往日情份。若有未了之事,且请交代。”

袁绍闭目思忖一会,道:“开继已得青冀幽并司隶,又得马家投靠,天下已得一半,孟德、公路皆非对手,日后必将统一天下。长子谭、次子熙、三子尚皆随公路在南阳,与你皆相识,日后望能手下留情。”

姜述点头道:“其若安心为民,此事可为。”

袁绍据案手书,递给姜述,道:“信上我已写明,遗言诸子其后不得参与军国之事,安份为民。”

袁绍此时自知必死,心情反而安定下来,问:“开继当真曾得神授?”

姜述笑道:“知天下大势,晓历史走向。”

袁绍道:“知袁家必败?”

姜述道:“对。若非发生种种变故,袁家本该亡于孟德手中。”

袁绍道:“当初你与我、孟德为友,彼时便知我两人前程?”

姜述点头道:“不错。”

袁绍又问:“公路何时能败?”

姜述略想一下,道:“不出三年必败。”

此时亲卫端上酒菜,姜述陪袁绍喝了三杯酒,停下不饮,看袁绍吃饱喝足。此时亲卫又端上一个托盘,上面摆着酒壶和酒杯,袁绍知是鸩酒,笑道:“酒足饭饱,尚有数事不明。”

姜述挥手让亲卫下去,道:“请问。”

袁绍道:“久后得统天下,开继为帝还是为权臣?”

姜述道:“皇帝。”

袁绍哈哈大笑,道:“袁家前番百般算计,不过是为开继做了嫁衣。”

笑完,袁绍拿过鸩酒,咕咕喝下,道:“袁家汝南血案、平津渡大火是否开继所为?”

姜述笑而不答。

袁绍哈哈大笑,道:“夺天下者皆心狠手辣之辈,果然不假。”

话音刚落,袁绍大睁双目而亡。姜述上前为其抚上眼皮,道:“实是袁家逼迫太甚,不得不为之。”

养马山,昆仑山的一道支脉,虽然不高,山势甚是陡峭,绵绵山脉之间有一道宽达近百丈的豁口,从这里往前随山势筑了一座小城,此城便是南匈奴王庭所在。

秦、汉以来,匈奴久为边害。汉武帝外事四夷,东平两越、朝鲜,西讨贰师、大宛,开邛、夜郎之道。匈奴离汉境最近,胡骑经常南侵,武帝是以屡遣卫、霍等将,深入北伐,穷追单于,夺其饶衍之地。后来匈奴迁往极西北,此处水草不丰,人口繁延渐慢,逐渐衰弱。

灵帝时,呼厨泉南单干入朝,遂留洛阳,左、右贤王监国。洛阳生变,呼厨泉担心祸至自身,连夜逃回匈奴王庭。后来受袁绍之请,让右贤王守护王庭,自领兵去代郡助战,使左贤王出兵上党。呼厨泉代郡战死,左贤王引兵争夺单于之位,沿途见各县防御空虚,抢了数县以为军资,杀死汉民数千,并劫掠万余男女为奴。

早年间,习惯游牧四方的匈奴人并无依城而生的习惯,后来南匈奴归附,汉廷将河套草场赐予,匈奴人得了这块水草肥美的草原,休养生息,势力渐大。

呼厨泉年轻时甚有雄心,见此处一道天生屏障,将南北一马平川的草原一分为二,是一处战略要地。乃聘请汉人设计,建造这座城池,虽比不得汉人城池坚不可摧,却也颇有可观之处。长达里许的要道中央是主城,两旁建有军塞四座,以石墙相连,将豁口阻断。碍于经济实力,城墙不算高大,就是一堵高不过丈许的石墙,往常王城驻军万余,四处军塞相加不过两千左右。

左贤王刘豹地盘距离并州不远,消息甚是灵通,闻知汉军前来讨伐,与右贤王刘靖停战结盟,两家合兵一处,共同御敌。受城池容量所限,王城驻军两万余众,四处军塞每处一千兵马,值守岗哨比寻常多了数倍。纵使狂风大作的黑夜,匈奴兵将也无人敢于偷懒,只因左贤王、右贤王皆坐镇王城。

夜已深沉,刘豹却无一丝睡意,在几案前仔细端详面前的地图,一双浓眉锁成川字,忧心忡忡,随侍在侧的亲卫将领铁塔道:“大王,夜深了。”

刘豹当初急于夺位,抢了汉人数座城池补充军需,原想大汉纷乱之时,谁会与他计较?不料姜述却是不依不饶,以为汉人百姓报仇为名,统领大军杀了过来。刘豹并非无能之辈,因为驻地离汉境最近,年轻时学过汉人兵法,此时看着地图,在推演战局发展,闻听铁塔进言,不置可否答了一声。

望着刘豹忧郁的脸色,黑塔刚要多劝几句,尚未出口,霍然转回身去,惊疑不定地望向城门楼外的夜空。黑沉沉的夜空下,火光骤然而起,先是一线微亮,紧接着便是冲天之势,伴随着一阵阵厮杀声,在寂静的夜里,听起来令人惊悸,满城匈奴人全被惊动,许多人冲上城头观看,呼喝大喊吵嚷成一片。

外头动静早已惊动刘豹,在火光刚起的瞬间,刘豹已经察觉,披衣出门,迅速赶到城楼上,远眺左侧军塞,良久不发一言,直到看见城墙上兵卒乱成一团,这才皱起眉头,冷冷说道:“下令,敢大声喧哗者,杀!敢乱窜乱跑者,杀!不守岗位者,杀!”

军塞出了这般事情,说明汉军已经悄然杀至,不知来了前锋部队还是主力,刘豹正在猜疑之时,亲兵已经分拨传达军令,一边沿着城墙往两边走,一边高声喝呼军令,不时用刀鞘教训乱兵,城墙上很快平静下来。

此时刘靖闻讯赶来,远远看见刘豹在此,隔了好远大呼道:“左贤王,出了什么事?”。

刘靖与刘豹划城而防,以主道为界,左贤王防守王城东部及东边两个军塞,右贤王防守西半部分。出事军塞属于刘豹防区,刘靖得到消息较晚,不知出了什么事,脸色惶急地急赶过来。

第一卷姜述篇第160章匈奴败灭1

铁塔把城中乱兵迅速弹压下去,转回到了城楼,见刘豹、刘靖神情凝重,上前请命道:“大王,属下请命率部出击,前去救援。”

匈奴贵族家眷皆在王城,军塞丢失其实事情不大,无非是道短墙而已。匈奴人不善防御,汉军有备而来,必会一攻即破,前往救援为时已晚,弄得不好,反而会被汉军利用。刘豹想到这里,道:“不必,过去也无事无补,败军应该快要回来了。”

说话之时,亲卫带着数名匈奴兵将过来,败兵皆脸露惊恐之色,刘豹唤败军上前,问为首者道:“会也齐,损失如何?多少敌军?”

败卒为首者会也齐是刘豹族人,年约四十上下,身材魁伟,甚是骁勇,统领一千兵马把守东部要塞。方才逃回王城,路上缓行一会,心魂这才安定下来,答道:“汉军约有数百,皆穿铁甲,个个凶悍无比,一千勇士只逃出我等数人,余人皆亡。”

刘靖在旁插话道:“身着铁甲,如何攀上寨墙?”

会也齐道:“军塞墙矮,汉军用若干木梯搭成缓坡,沿梯登城,如履平地。”会也齐说完,用手比划式样,众人大约听得明白。

刘靖又道:“敌军伤亡如何?”

会也齐脸色一红,道:“黑暗中看不清楚。汉卒浑身着甲,不畏弓箭,我等马刀也不能透甲,汉卒只需护住头脸脖颈,很难杀死。与未将交战一队士兵,只有数人肢体受伤,未有毙命者。”

刘豹面露异色,问道:“如此短时间杀死千余子民,汉卒使用什么武器?”

会也齐回忆当时场景,面露惊恐之色,道:“一种双面开刃的大刀,一刀下来,勇士们连人带武器,都是一刀两截,场面十分恐怖。”

正说话间,忽见北方又起了火头,刘豹、刘靖互视一眼,心中皆生出不详的预感。起火之处应是北方军营,如此大的火头蹿起,必是营内草料被引燃。

因为担心被汉军各个击破,此时匈奴三部兵马皆集于此处,左贤王部下兵马五万余,右贤王部下兵马六万余,单于旧部三万余众,共计十四五万大军。王城容量太小,比汉境县城还小许多,只能容纳两万余兵马,加上四处军塞,也容纳不了三万。因此依王城北墙建了一处大营,屯扎十余万兵马。

刘豹道:“右贤王,汉军夜袭大营,部将怕是震慑不住,你在王城压阵,我去大营看看。”

刘靖道:“此处需你坐镇,大营那边我去看看。”

说完,刘靖呼喊亲兵,集合队伍,带着人马打开北门前去北大营。

匈奴诸将闻听有警,此时都披挂整齐,待在城门楼下候命,刘豹唤葛乐欠上前,道:“上午汉军离此三百余里,怎能到得如此快速?”

葛乐欠为斥候头领,方才闻知军塞起火,又见北方升起火头,还未确定有兵马偷袭,一听刘豹之言,隐隐猜到应是汉军所为,不免大惊失色,道:“上午斥候探得消息,汉军主力确实在三百里之外,其军多为步兵,不应如此之快。”

刘豹闻言不语,望向北方的冲天大火,良久方道:“传令,汉兵已至城下,城中各军皆听我命令,谨守王城,不得擅动,违令者斩!”

葛乐欠所言确实不假,昨日姜述引领五万汉军步卒,夜间确实在匈奴王城以东三百里处扎寨,今日急行军一日,距此尚有二百余里,若按如此速度,就是急行军至少两天才能到达。

匈奴探子忽略了姜述手下的另一把尖刀,张辽当初组建的刀锋部队。张辽奉命调任骑兵将领,部队以千人为单位,分为五军,直接由姜述指挥,由裴元绍、赵弘、廖化、韩忠、何仪等五人担任千人将。五将皆是张角弟子,对张宁忠心耿耿,武艺高强,而且颇有急智。五将在黄巾起事之前,奉张角命令,曾经占山为王,有独立指挥能力,对姜述贯彻的游击战术领悟极快。姜述经过考察,一年前将五将调入刀锋营。五将随部队训练年余,领悟不少姜述指点的战术,已经完全融入军中。

高顺沉默寡言,性情坚韧,武艺高强,熟识兵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