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兄慢走!”出得宣室,刘瑞将刘琤叫住。
“太子殿下!”但见昂首挺胸步至自己面前的刘瑞,刘琤淡淡然一笑,作揖,尽人臣之礼。
“郑王兄不必如此拘礼!”嘴里这么说着,却坦然受礼,等刘琤弯下腰了,方伸手虚扶起刘琤。嘴角挂着淡淡的笑容,三个王兄,就刘琤谨守着人臣之礼。
两年的太子生涯,刘瑞不自觉间养出了一股子傲气,毕竟居东宫,半君,身份不一般。
眼神毫无波动,刘琤看着刘瑞:“不知太子殿下唤臣何事?”
“这郑竹,是王兄的门人吧!”刘瑞笑眯眯问道。
“正是!”刘琤没有一点遮掩,这遮掩不住,也无需遮掩。
“此次其人入了父皇之言,端是好造化。”刘瑞感叹道:“孤回吏部,便立时安排其升迁,不知郑王兄以为,其迁任何处为佳?”
刘琤眼神微眯,答道:“吏部自有其考课、升降的制度,太子只需要按制定夺便是。”
“王兄觉得京兆尹长史如何?”刘瑞盯着刘瑞的双眼。
凭刘瑞,怎能从刘琤的眼中看出什么东西。
“请太子殿下与吏部诸公自行审定!”刘琤还是不露声色,再一礼:“几日未曾归府了,甚是念家。若太子无他事,臣这就告退了!”
“皇兄慢走!”刘瑞表情淡了下来。
刘琤退后两步,转身离去。望着刘琤的背影,刘瑞面上露出不悦之色。相比于陈、周二王**裸的敌视,刘琤对他这个太子还是不错了,这给了刘瑞一个错觉,郑王琤可以拉拢以为臂助。
刘琤有才略,刘瑞素知,当了太子之后,自觉地位不一样了。这两年一直想将之收为己用,毕竟当初初开府时刘琤可表示过亲近之意。可惜刘琤的态度,一直是若即若离的,一边与他玩着“暧昧”,一边全心扑在民部的政事上。
慢慢地刘瑞也意识到自己想多了,刘老三,只怕也如陈、周二王那般,依旧惦记着太子之位。同时暗骂自己蠢,怎么会就想到要将刘琤纳入自己阵营?
刘瑞这太子,在乾德六至七年还是当得比较舒心的,陈、周二王“失了宠”,不在职。刘琤虽然在民部,但一直低眉顺眼,老实低调。一年多的时间,刘瑞的实力得到显著的提升,虽然大部分胡将胡臣看在刘渊的面子上保持中立,但关陇诸多的士族属意。
随着太子渐渐势盛,地位稳固,争相投效的人就更多了。似杨修,就舍弃了他此前看好的刘珝,转而亲近太子。他也是见刘珝那边人才济济,实无法替代杨阜在刘珝心中的地位,在刘瑞这边,很多人名气大于实才。
有点意思的是,其父杨彪对杨修深陷诸皇子之间的争斗很是不满,父子关系一度冷淡。其后杨彪老树开花,竟又得一子,直接请求致仕。大概能明白杨彪的心思,刘渊允之,毕竟他当初也只是将其当成个“吉祥物”养在长安,想借其名望稳定人心,如今放也就就放了。
杨彪回乡办了个书院,响应朝廷发展教化的号召。而杨修,这两年来,仕途则不似当初那般顺利了。他也算少年得志了,在刘渊入长安不久后便被召为近侍。中书舍人也当了四年了,却是一点突破也没有,与他同期的伏德,一步一步,都外放为一方郡守。
杨修也不是蠢人,能察觉到刘渊似乎不似当初那般对他看重,自然想要寻求变。在中书省待得不顺心,自觉有志难伸,瞄上了太子刘瑞。
对杨修这个名声在外的俊杰的主动靠拢,刘瑞喜而纳之,主动将之求到府中,杨修藉此摆脱了郁郁不得志的中书省。与刘瑞你侬我侬,却不知此事更惹得刘渊不喜。之前身在中书便与刘珝纠缠不清,如今又与太子搞到一起,刘渊觉得此人太不安分!
有一年多的时间,刘瑞以太子的身份辅助政,意气风发,暗暗培植势力,吸纳人才。一开始还小心翼翼地,生怕引起刘渊的不满,但随着刘渊若有若无支持的态度表露出来,慢慢地也就放开了。
刘瑞成为太子之前,基本只有那点虚浮的人望,在大夏朝野实则无甚根基。对太子培植自己的势力,刘渊原以为自己能够乐见其成,但事实上,他做不到。
眼见着刘瑞聚拢部分人心,大夏的臣子们除了效忠他刘渊,还有第二目标,刘渊完全遏制不住自己的猜忌之心。尤其随着时间的流逝,刘瑞这少年果真有些迷失在储君尊位的荣光中,为人变得有些骄矜自负,行事略显跋扈。出入宫廷,前呼后拥,排场十足,更令刘渊不喜。
此等情况下,刘渊果断将刘珩与刘珝“放”出来了,他不会觉得自己因猜忌而欲以陈、周二王制衡太子,只是想要给刘瑞些压力罢了。果然,其后刘瑞言行收敛了很多,面对刘珩与刘珝,他心里还是有些底气不足的,不敢松懈。
如此下来,刘瑞这太子的日子再难舒心了,几个兄弟在底下的虎视眈眈倒还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刘渊的态度,自己的表现似乎并不怎么令其满意。
就从今日汇报科举事刘渊的反应,太过平淡,刘瑞觉得自己受了委屈。当然,刘渊也不可能对刘瑞细细解释一下自己的想法。
沉着张脸,回宫。东宫,帝宫东北处,靠近长乐宫。
踩着伏在地上的宦者背从车驾上下来,也不管太子卫率士卒的行礼,刘瑞甩袖背手,直入宫中。
直到在内院中见到逗弄着他儿子的太子妃母子,刘瑞方露出点笑容。乾德六年,当上太子后不久,他就纳了弘农杨氏女为太子妃。不是杨彪那一脉,乃当初引夏军入关之杨众那一脉。
二人倒还算恩爱,去岁冬,诞下了刘渊的嫡长孙,刘昀。
年纪轻轻的刘瑞抱着牙牙学语的婴孩,在园中晃荡,旁边含笑立着一名宫装美人,画面温馨感十足。
享受了一会儿天伦之乐,刘瑞径直回自己书房,沉默了许久,方对外吩咐道:“将种邵与杨修,还有杨定给孤找来!”
太子有召,三人匆匆而来,叩见。
“不知殿下唤臣等何事?”种邵望着刘瑞稍显难看的脸色,出声问道。他如今是太子詹事,是刘瑞的大管家,在三人中地位最高。
杨修是太子洗马,在东宫混得很不错。至于杨定,不过是东宫右卫率,完全不能与种、杨二人相比,一齐被唤过来,心里有些窃喜。
刘瑞直接将今日宣室之事讲了一遍,语气中满是愤懑。
“孤遵从父皇诏令,全心与吏部诸公筹备科举,父皇何故如此冷淡!”刘瑞感叹:“刘琤属下一小小县令,不过顺利分派好了一些土地,就得父皇那般大的反应,‘大夏第一县令’,随口便说出了!”
显然,刘瑞在宣室做一套,心里所想又是另一套。
刘瑞脑子一热,脱口而出:“孤恐有朝一日,父皇会废了孤!”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
第418章 想染指军队?
“殿下何出此言!”听刘瑞之言,底下三人都是一惊,种邵急言发问。
刘瑞眉宇间透着股颓丧之意,叹一口气:“陈、周二王,在后死死盯着孤,恨不能取而代之!父皇那边,对孤亦是越来越冷淡!”
种邵与杨修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忧色,刘瑞的状态有些令人担忧啊。这不过小小受挫,便如此沮丧,废立之言,随口便出。
二人也明白,近一年来,上有刘渊盯着,下有陈、周包括郑王瞄着,刘瑞很辛苦,压力很大。这就是底蕴不足,经历不多的表现了,刘瑞有资质,确是聪颖,但这心里承受能力从这两年看下来,却是硬伤。
但见刘瑞的神情,种邵还得出言安慰:“殿下,太子尊位岂是能轻言废立的,只要殿下不犯错,又何惧三王动作!以臣之见,陛下只是在考验殿下罢了,磨炼殿下心性。一个合格的储君,心志当坚不可摧,殿下万不可再出此言,若传至陛下耳中,殿下如何对得起陛下与皇后的期望?”
种邵年纪不小了,说此言有些倚老卖老的意味,但对亟待心里安慰的刘瑞而言,极其有用。深吸了一口气,对种邵一礼:“孤知晓了!”
“殿下,科举制试行,不管陛下态度如何,但对殿下,却一定要把握住机会?”杨修两眼炯炯有神,望向刘瑞开口道。
刘瑞闻言,眼中流露出些许疑色,看着杨修。
“待到秋日,大夏各州郡县俊杰齐聚于长安,殿下当趁机简拔人才以为己用。这些人,能受各州郡县官员举荐,若非才能卓著,便是身份不一般。若能从中选取些有用之人,对殿下只有好处!”杨修嘴边挂着自信的笑容。
闻言,刘瑞眼珠子一转,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他之前一直将此事当作取悦刘渊的途径,却未想到籍此为自己谋益,是陷入一个误区了。能够想象,今岁秋之科举,聚在长安的定然都是大夏的精英人士,那必是一座巨大的人才宝库。
“德祖为何不早早提及!”刘瑞不由喜笑颜开。
刘瑞终于恢复过来,心中的苦闷退去不少。
“杨奉!”在种邵与杨修心里松了口气的时候,刘瑞突然冷着声音叫道杨奉。
杨奉之前一直耐心听着君臣三人的对话,这种机会可不常见,能被唤至此处,是迈入了太子系最小的那个圈子中了。
心中怀着期待,但闻刘瑞的冷声,又不由心中惴惴。别看刘瑞方才表现地那般“软弱”,但在他这样的臣子心中,还是威严十足的。
“殿下!”杨奉起身,撅着臀部,十分恭敬。
“父皇已然下了诏,命刑部彻查贵族士族豪强侵占屯田之事,御史台、黑衣卫底下的可都盯着此事。此次父皇是动了杀心了!”刘瑞冷眼凝视杨定:“你应该明白孤的意思!”
心中一凉,额头冷汗迭出,杨奉直接跪倒:“臣知罪!请殿下放心,臣会处理好的!”
很明显,杨奉便是那大胆侵占夏屯田的一份子。
此人至投诚于刘渊,年岁也不少了,只是能力摆在那儿,论统军、论勇武,在夏国也就能排在中游。太子卫率的职位,也是他好不容易求来的。
“但愿如此!”刘瑞一摆手:“你先退下吧!”
“微臣告退!”杨奉擦了擦汗,恭敬地告退。
“殿下,此人才能低微,为人奸猾,不足大用,何必留之?”杨修是一向看不起杨奉这个出身白波的粗鄙之将,很是不屑对刘瑞道。
“德祖此言差矣!”刘瑞还未出言,种邵便出声反驳:“杨奉虽有不足,但臣服大夏多年,在军中也是宿将,此前尚有镇守函谷之功!”
“其时,大夏于关中所向披靡,东面亦无威胁。据函谷险关而守,算不得功!”杨修与种邵杠上了。
“好了,德祖!”刘瑞出声劝阻道:“孤这两年,在朝中却是小有根基了,唯独于军中却几无影响。”
“三位皇兄,陈王不必说了,几乎就是崛起于军中,在大夏军队中威望不低。周王,其有兰氏等氏族支持,诸军中活跃着多少胡族将校,二位也清楚吧。再说郑王,在军中也有拓跋兄弟为爪牙。唯独孤,守着东宫卫率千余人,李、王三两名将校。”刘瑞有些出神。
杨修讶异地看着刘瑞,未曾想到刘瑞已经看到军队了,这是他心中也欲给他提的。
“杨奉却无雄才,孤看重的是其背后的一些人。扬武将军李乐,同出白波,深受父皇信任。还有定西将军徐晃,这是一位真正的良将,这些年在凉州,征灭羌人无数。”
杨修默然,心中暗思,刘瑞说得这两位,可不是那么好拉拢的。至少仅凭一杨奉的关系,是不会将这两个掌兵的将军拉到阵营中。
但见刘瑞面上带着的期待,不忍打击。想了想,拱手道:“大夏的军队,不外中外军。中军镇守关中三辅,爵臣重将甚多,且多受陛下亲自过问,殿下实不好插手。”
听杨修这么一说,刘瑞表情又是一凝,这真没什么事是容易做的。
“孤确有意于军队!”刘瑞单手支在案上,偏头看向二臣:“当从何处着手?”
“边军?”杨修正欲出言,便闻刘瑞的自问自答。
“没错!”杨修一副智珠在握的模样:“这几年,北方休战,大夏休养生息,国力恢复不少。关中四境,东与赵魏相持,不可骤图。南面益州,蜀道途险,若无良机,南下艰难。唯有这凉州,正是用兵之时,以大夏之强盛,却放任韩遂此人割据这么多年!”
“以陛下之雄才,绝不会允许西面有这么颗隐患存在。当年三国伐夏,其就于凉州生事!”种邵这个时候也抚须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