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皇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匈奴皇帝- 第2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诼糯巫髡街校酵稣呶奘

    讲真的,哪怕刘渊再强势,在这种很可能涉及到“根本”的问题,刘渊也不知道这些人,会不会紧跟着自己的脚步走。

    若说再削减氏族力量,刘渊也不愿再下那个刀了,毕竟“汉系”力量也是需要制衡的。刘渊所做的一切,是为了稳定他的统治,断然不会忘记他的根本。没有了胡臣、胡将、胡民的效忠,他这个大夏皇帝也是做不下去了。

    思来想去,只要军队不乱,一切问题就都好说,而对这点,如今的刘渊还是有自信的。

    宣室之中,气氛稍显凝重,刘珩四人被刘渊集中于此,在旁侍候着的是新任的中书令王柔。殿外,是三省大臣以及还朝不久的卫王刘仇,都屏气凝神,等待着殿内的结果。

    “朕,欲从尔等兄弟四人间,择其一立为太子!”看了兄弟四人许久,刘渊开口了,说了句道明目的废话。

    若没有刘渊之前的安排,闻此言,刘珩三人或有期待,但此刻,除了刘瑞尽力地表现着自己的淡定,其他三人,脸色都不怎么好看。

    刘珩表情淡漠,只是袖袍之下,双拳握得很紧。刘珝埋着头,身体紧绷不欲刘渊察觉到自己穷目的愤懑与不甘。刘琤倒是平静地目视前方,眼神之间没什么色彩,面上难掩苦涩。至于刘瑞,目光炯炯,清晰地感受着扑通扑通,加速的心跳。

    将几个儿子的反应尽收眼底,刘渊心中并无多少波澜,看向刘珩,淡淡问道:“元横,你是长子,你觉得你们兄弟,何人有德居东宫,承继大夏社稷!”

    迎着刘渊的眼神,刘珩张了张嘴,哑然无声。刘渊就一直盯着他,几个呼吸的功夫过后,刘珩一拱手:“父皇属意何人,儿臣都拥护之!”

    没有管刘珩言不由衷的话,刘渊要的就是他这个态度,望向刘珝。

    “郑王弟,忠正果毅,勤于王事,任劳任怨,可以为嗣。”察觉到刘渊目光,刘珝抬首高声到。引得殿中几人侧目,刘琤都颇为讶异地瞥了刘珝一眼。

    刘渊闻之,表情捉摸不定,好生地审视了会儿刘珝,刘珝这下很是大方地与刘渊对视,不曾躲闪。

    “元珏举荐你,你个人觉得呢?”良久,刘渊转头问刘琤。

    刘琤沉默了好一会儿,方有些艰难地应道:“儿臣才疏学浅,不敢有所奢望。储君之事,请父皇自夺!”

    殿中又静了片刻,刘渊也不问刘瑞了,窸窸窣窣的,刘渊从袖中取出一卷帛书,递给王柔:“烦劳叔优,拿出去宣读!”

    见着刘渊的动作,刘珩三人,都不由面露颓然。这诏书都拟好了,又何必再“假惺惺”地来询问他们?

    “诺!”王柔恭敬屈身,双手从刘渊手中接过。殿门大开,十分谨慎地捧着诏书走出去。

    “你们也都出去吧!”见还站在殿中的四王,刘渊摆了摆手。

    殿外的诸臣,除了少数人,大部分也都是望眼欲穿。

    “文和,这东宫之位总算要落定了!”李儒在贾诩耳边低语:“立晋王,这朝野上下人心也就定了,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贾诩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配合着点了两下头,至于其心中到底作何感想,丝毫不露痕迹。

    殿门大开的动静,立即吸引了朝臣们的注意力,不论胡汉,俱严肃地望着手捧诏书跨出殿门的王柔。其后,刘珩四王,神色各异地缓步走出。

    “陛下有旨!”王柔扫了诸臣一眼,沉声道。

    戏肉来了,这样的情景,众臣跪倒,都竖起耳朵认真听着。

    “皇五子晋王瑞。。。。。。”开头几字,便将此诏的面纱彻底揭开。

    接下了王柔念了什么,刘珝并没有仔细听,他有些恍惚,一段没营养的褒美之辞后,确立了刘瑞的太子之位。待刘珝回过神来,场面静得出其,所有人的目光都放在前方,激动而紧张的少年身上。

    “臣王柔,拜见太子殿下!”王柔一脸严肃扶起刘瑞,将之领到最前方,俯身拜道。

    在其后,陆陆续续地,包括王泽、李儒、贾诩在内的汉臣向刘瑞行礼。望着以王柔为首的一干朝臣,刘瑞心中“惊喜”难以言表,眼神发亮,几乎溢出泪花。

    须卜赤弇等胡臣暂时没有动,静静地打量着刘瑞,直到被王柔出声提醒,方才下腰。刘仇眼神有些冷,先瞥了眼刘珩,再盯着刘瑞行礼:“参见太子殿下!”

    这下,便只剩下陈、周、郑三王了。集中在三王身上的目光,多含有惋惜。三人没有动静,场面一时有些尴尬,刘瑞面上的喜色淡去不少,望着三位王兄,这一次他的腰直了很多。

    “臣刘琤,拜见太子殿下!”还是刘琤先“屈服”。

    “拜见太子殿下!”刘珩淡漠一礼。

    等到刘珝,他只是随意地一拱手,宣泄着他的不服气。

    当所有人都拜倒的时候,刘瑞只觉得整个天地都随着他身份的变化换了颜色。伸出手,刘瑞的声音压制不住颤抖:“诸卿免礼!”

    “谢太子殿下!”

    “臣腿疾犯了,这便告辞了!”在刘瑞脸上蹦不住笑意时,刘珩给他的心情蒙上一层阴影。

    刘珝则话也不讲,转身便离去。

    刘琤,留了下来。

    在殿中,刘渊斜靠于大案,眼神深邃。刘瑞受礼的情景,他依稀可见,沉着脸低念道:“太子位置是给你了,能不能坐稳,就看你自己的了!”

    晋王刘瑞被立为太子的消息,很快传遍的宫内外,纵使近月以来,其呼声极高,但真到刘渊下诏落实下来,还是惊掉了一地眼球。

    消息传到晋王府,阖府上下,一片欢腾。似种邵,与王府僚属弹冠相庆,激动不已。

    在这喜立东宫的欢欣气氛下,支持刘瑞的一干臣子,只有少数真正为刘瑞考虑的人,头脑依旧清醒着。太子刘瑞,他的根基依旧浅薄,甚至相比于三个兄长,没有什么根基势力。

    刘瑞,从及冠封王,入职中枢,到监国,再到入住东宫,不过半年的时间,这一路走得太顺了。对于一个十六年来说,想要在如潮的荣耀中,不迷失,是否太难了。

    同时,还有人反思。

    立了太子,这朝局真得就能稳了?人心真的就定了?莫说那几个从小争到大的权王,他们能甘心?有的人,就是太乐观了。还有人,似种邵这样的,正在兴头上,何曾会顾及那诸多。

    在他们看来,这名分既定,大局便已定。刘瑞入主东宫,是他们这干汉臣的胜利!

    乾德六年秋,在正式的册封典礼后,晋王刘瑞,正式入住东宫。
………………………………

第415章 建宁九年

    建宁九年(202年)春,魏国梁郡,睢都,魏王曹操王驾自南缓缓回城。当年,挡不住百官与治下子民的“如潮热情”,曹操终究还是称王了,在天下诸国非帝即王的局面下,他仅为魏公,太没牌面了。哪怕称王,为怀念那基本已经逝去的大汉,曹操依旧以建宁纪年。

    在王驾之上,曹操接受这睢都百姓的热烈欢迎。曹操,在魏国,深得民心。此次,他方于南郊睢水之畔,带头开启了今岁魏国的第一耕。

    魏王宫,是在当初的霸府基础上扩充的,完全不能以宏伟壮丽来形容,与长安、邺都相比,太过简陋。哪怕比起蜀汉的成都、楚汉的襄阳,都有所不如。不过也正因如此,曹操以其躬俭省约,深受魏国上下称道。

    “将世子、尚书令与诸侍中与孤唤来!”一回宫,曹操便对左右吩咐道。

    “青州情况如何了?”待曹昂与荀彧、程昱、刘晔等臣坐定,曹操直接问道。

    这几年来,天下总体上是比较平静的,北方三国都在舔舐着伤口,恢复着势力,相互之间防御大于进攻,没有大的战事发生。

    但是夏、赵、魏三方之间,摩擦却是从未少过。从两河之地,到太行一线,再到幽州,几乎沿着当年北方大战交锋处焦灼着。唯一的区别,大概要属赵魏之间也开始起冲突了。

    曹操这边,依旧奉前汉,这对代汉的袁赵来讲,是啪啪啪地打脸。虽然暗地里合作抗夏是共识,但关系确难像当初那般“亲密”了。

    在去岁秋末,青徐那边,起了冲突。先是边境巡卫斗了起来,然后牵扯到边军,斗着斗着,就掀起了一场局部战役。赵国的安东将军郭援,自临淄领军南下,攻魏泰山,未果,折兵千余。

    冬至罢兵,今岁初,再次动兵。镇守琅琊多年的魏威虏将军臧霸统军北上,配合泰山太守臧洪,力拒之。

    “回王上,臧府君与臧将军上报,赵军已然退去!”程昱禀道:“有二臧在东,王上可宽心!”

    “子源与宣高之能,孤自是信任的!”曹操抚着稠密的胡须,轻笑道。

    臧洪,算是一代豪杰了,早年几番奔走,在袁绍的麾下待了几年,助其稳定青州。只不过其心不袁,后受袁绍猜忌,在赵魏不睦之后,经曹操派张超施以离间之计,无奈叛赵归魏。

    甫一入魏,便受曹操重视,付之以巨大的信任,将重郡泰山交与他。

    小眼睛一眯,曹操带着点嘲讽:“袁本初,当上皇帝之后,倒是贪慕虚荣了许多!与其在青州与孤纠缠,为何不想法应对刘夏的侵袭?”

    “袁绍篡汉,王上尊汉,若不是胡夏在西、北威胁,只怕袁赵已与我大战不休了!”底下一个看起来十分神气的文士,淡淡道。

    郭奉孝!

    曹操看了郭嘉一眼,这个替代故去的戏志才,足以共谋天下的鬼才。

    面上挂着笑容。若说曹操全心全意地尊汉,那倒不见得,否则,他大可扶一汉室宗亲为帝。而如今的魏国的情况却是,原本的汉室封国,已然尽数化为魏治郡县,那些郡国,一一被除名。

    “邺城,如今是什么情况?”曹操看着程昱。

    “热闹!”程昱有些幸灾乐祸,乐呵答道:“袁绍年迈,身体有恙。其下诸子夺储,河北、中原世家相互攻讦,争斗不休。如今的赵国,虽然依旧强大,却已失去了当年的进取心。”

    “袁绍确是老了,强敌环伺而放任诸子内斗不止。在嗣君的事情上,袁绍若处理不好,他的赵国,休想长久!”

    “王上此言甚是!袁绍称帝之后,赵国便再无当年之齐心,再加袁绍老而昏聩。内耗,是袁赵最大的弱点!”荀彧满脸的肯定。

    “胡夏呢?”曹操眼中的笑意一敛,凝声问道。

    经过这几年的修整,胡夏依旧是诸夏第一强国,时时威胁着诸国的脖颈,哪怕其不发声,也令诸国严密防范,不敢松懈。

    “胡夏的储位之争,倒不如袁赵那般激烈,但以臣看来,不过是刘渊压制的结果。其虽立富昌公主刘芷之子为太子,妄图笼络汉臣人心,但其余诸子都不是简单的人物。如今的胡夏,胡汉矛盾,诸王矛盾,都是后患,如今刘渊尚且能压制住,但日后可就说不准了!”荀彧眼神明亮,向着曹操:“胡夏,早晚必有大乱!”

    闻荀彧之言,曹操有些恍惚。同样的话,三年多前,在雒阳,病故之前,戏志才也这般对他讲过。

    “刘渊倒是生了一些好儿子!”过了一会儿,曹操感叹道:“仅那刘珩,子脩印象不浅吧!”

    闻曹操问,曹昂亦回忆起当年在曹魏多方良臣勇将精兵围剿下,刘珩率残兵,依旧转战千里,南去荆州之故事。

    “英勇果敢,不畏生死,却是人杰!”曹昂给出他的评价。

    “刘渊将其四子放在幽北,听闻其也是个人物,这些年,给袁绍带来了不少麻烦啊!”曹操感叹:“孤之子,恐怕只有曹彰能与之相比!”

    “刘渊诸子,都是人杰,可其心不齐,终有萧墙之祸!”曹操淡淡一笑:“孤之诸子,绝不若于彼,然孤之众子,兄友弟恭,齐心为国。就此点,刘渊不如孤!”

    如今魏国,曹昂世子之位早定,只要曹昂无过,地位几乎没有动摇的可能性。且其人品才能,都得到上下认可,在宫中,亦受诸弟敬重。

    当今天下,若论国家安定,魏国当属第一。其余诸国,或多或少,都有点问题。

    “今日孤召诸位,是为一件大事!”曹操食指轻抬:“袁赵欺人太甚,屡屡侵我大河郡县。孤欲整军,出兵北伐!”

    此言一落,诸臣大惊。

    “王上不可啊!”程昱当即劝道。

    。。。。。。

    散议,曹操出兵伐赵的事情定下,诸臣苦谏,不可动摇其心。

    “奉孝!奉孝且住!”程昱唤住郭嘉,喘着气:“伐赵,绝不可取。西有胡夏虎伺在侧,南有楚、吴,贸然与进攻强赵,必给他国以可乘之机。吾不信尔等看不出来,文若不劝,奉孝你为何也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