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总统想让我怎么做?”田中玉脸色有些灰败地道。
“大总统的意思是由中央强行免职,大家面上都不好看,想让蕴帅主动请辞,再到陆军部去担任高参,日后若是有机会,再外放也是有可能的。”章碾道。“至于这次始作蛹者的孙美瑶兄弟暂时能嚣张得了一时,日后必定没他们的好果子吃。也算替蕴帅出一口恶气。”
“罢了,我便服从大总统的安排吧。”田中玉叹了口气,然后又道,“不知新上任的山东督军会是谁?”
章碾苦笑着摇头道,“这我暂时也不清楚了,还得蕴帅辞职以后,才能再讨论山东督军的人选。”
“大哥,这日子没法过了,亏得你还想把刘喜奎请到奉天去,你看看,你看看,叶重竟然向山东伸起手来了,田中玉前脚辞职,徐世昌后脚就任命孙烈臣当任这个山东督军。孙烈臣是谁,外面是个人都能打听得到,去了个山东,大哥你这津鲁冀豫巡阅使不被砍掉了一块吗。”曹锐气奋异常,声音都有些走调,“还有军费上的事我也查过了,今年东北从中央拿了4700多万的军费,咱们直系只拿了1800万不到,凭什么。这徐世昌和叶重比起当年的段合肥和徐佑铮民好不到哪里去。”
“吵什么吵!”曹锟这会心里正烦着,“你不满意,那你说说,该怎么办?”
“我,大不了和叶重拼了,当年能把段合肥拉下马,现在换了徐世昌,未必就怕了他。”说到后面,曹锐的语气也有些不自信起来,因为叶重的威胁,直军的建设也没有停止过。
这两年用巩县兵工厂的一半产出还有汉阳兵工厂生产出来的武器,再加上原来缴获自定国军,以及陆续采买的一些,能拉上战场的直军高达32万余人。
第四卷 第380章 密谋
这样的力量已经达到了皖系全盛时期的近两倍。但面对起东北军,即便是自大的曹锐也毫无底气。
“过了几年,拉扯起来的飞机不过六十架,坦克不过20辆,军队也只有30万出头,拿什么和东北军打。”曹锟阴沉着一张脸。
“前段时间日本人不是找大哥了吗?既然光靠咱们直系不行,那就把段合肥,孙文也拉进来,叶重就是三头六臂,也未必能应付得了。”
“浙江,广东离东北也太远了。”曹锟摇头道,“万一打起来,能用的还是只有三十多万人,段合肥,孙文这些人先不说靠不靠得住,就是真要联合起来,也是远水不解近火。再说了,现在徐世昌执掌的中央,可不像当初安福国会那样臭名远扬,人家可是占着中央大义。这次田中玉也是主动请辞,中间拿捏得恰到好处,真要是强行反对,反而落人口实。”
“这个叶重当真狡猾,不仅有徐世昌这个总统,连靳云鹏内阁也被他拉拢过去了,整个中央变成了他的一言堂。咱们在中央没有话语权,太吃亏了。”曹锐恨声道。“难道山东的问题上就这么算了?”
“现在叶重手下兵多将广,几个新设的特区还好说,可是西北,东三省,热察,绥远可是被他经营多年了,咱们真正控制的地方不过河南,河北,湖北三地,实力逊色了许多,暂时不宜直接和叶重起直接冲突,说到底当初徐世昌当总统的时候,我就不应该答应啊。”曹锟这个时候也有些懊恼,一旦总统有了军队的支持,比起当年的黎元洪可难对付太多了。
“老帅,日本领事腾原明一郎求见!”自从保定市上次出现了刺杀叶重的案子,被叶重搜了个底朝天后,原来的领事官已经没有脸再呆下去了,腾原明一郎走马上任的时间并不长,不过捕捉机会的眼力却是十分高明。
“日本人估计也是为了山东的问题,大哥,见见吧。”曹锐怂恿道。
“也好。”曹锟没有多想,便应允了,很快,弄着中分头的腾原明一郎不急不徐地来到了曹锟的跟前。
“代表大日本帝国见过曹巡阅使阁下,曹省长!”腾原明一郎彬彬有礼地道。
“腾原先生找我有什么事吗?”曹锟问道。
“中国人有句话叫做开门见山,我就直话直说了,曹巡阅使阁下,叶重野心勃勃,在奉苏战争之后与您交好,是因为经历了几场大仗东北元气大伤,现在经过两年的休养生息,不仅恢复了实力,而且超过了两年前的全盛时期,叶重的欲望永远是得不到满足的,而贵国的大总统也无时无刻不想统一全国,我想曹巡阅使如果不想以后仰人鼻息的话,应该需要我国的帮助。”腾原明一郎道。
曹锟皱起了眉,以前他是个英美派,为了利益改换阵营也并没什么,可是对于日本人,曹锟提不起什么好感。
“大哥,腾原先生说得有道理,叶重根本是一只喂不饱的老虎,今天拿了山东,日后就要定鼎中原了。”曹锐见曹锟犹疑不决,不由急了起来。
“说说看,你们可以怎么帮我?”曹锟并没有直接回复。
“目前最危急的是贵军和东北军之间的差距,据我所知,直军一个整编师所拥有75mm口径的火炮只有36门,山炮,野炮各半。小口径的37mm战防炮只有少数的六七门。迫击炮的数量也不超过50门,轻重机枪不超过36挺。这样的火力在贵国来说,已经算是强军了,但跟东北军比起来还远远不够。据我国的最新情报显示,除了火炮之外,东北军在与苏联军队作战之后,已经大大加强了轻重机枪配置比例。重机枪的数量很可能已经超过了百挺,轻枪轻有数百挺之多。这样强大的火力下,东北军一个师足以击败贵军两个师的部队。”日本人在付出了超过五十个情报人员的生命之后,拿到这份情模糊的情报也是大吃一惊,东北军最新编练的军队机枪火力已经大为超过了现在的日军师团。
日军一直推崇的是子弹的命中率,讲究子弹的有效利用,对于机枪这种十分耗费子弹的武器是既爱又恨,这也是国情使然,日本靠着国内的小铜矿,以进进口的铜材,根本不足以支撑日军大量使用机枪后的消耗。而东北在外蒙南戈壁省汗博格达县境内的奥云陶拉盖地区,发现储量超过7亿吨的超大型铜矿支撑东北军的挥豁措措有余,这便是国力!日本无法企及的国力。
事情不会是一成不变的,日军历史上的轻火力不强,除了制约日军最主要的资源因素外,主要也是因为中国的军队火力太弱。即使国军有些师的轻火力配制已经超过了日军。可是火炮,飞机上无法逾越的鸿沟让日军可以肆意地蹂躏国军,至于共军的八路那就更加不用提了。
就像货物会因为市场的变化而变化一样。眼下东北军的重火力并不比日军逊色多少,而轻重机枪的配制更是远远地超出了日军。吃过败仗的日本自然会紧盯未来对手的一举一动。东北军的动作也让日军对机枪的重视前所未有的提高起来。
“几百挺机枪,这,这不可能吧,那得花多少钱啊,堆成山的子弹也不够用的。”曹锐舌头打了个结道。就像大炮一样,一尊105mm,150mm的重炮也只要几万块钱,一百多门也就几百万,可是关键是炮弹,买得起重炮的大有人在,能用得起的却少之又少。
一挺马克沁重机枪也就几百块,轻机枪更便宜,可吃子弹的速度也是非常惊人。一个师装备上百挺,先不要装备上的花费,就是子弹也要大伤脑筋,汉阳兵工厂,巩县兵工厂的部分产出绝对无法支撑起这样的消耗,光靠外购花销又太大了。而且装备越好,后勤的压也越大。在关内连骡马数量都不是很充足的情况下,想跟东北军比后勤,无疑是件十分幼稚的事。要知道东北遭遇战事,遇到紧急情况,可以调动一人双马,甚至一人三马。而且还都是上好的战马。战马跟普通的驼马曳马可不是一个性质,往往十几匹马里面也才能挑出两三匹合格的战马出来。
“不是不可能,而是事实。曹巡阅使上次做寿,叶重带过来的部队您应该见识过了吧。”腾原明一郎道。
曹锟点了点头。
“那是东北的种子部队,一旦编练完,很快会在数年之内推广到整个东北军中,那对于您的直军将会是一场灾难。”藤原明一郎道,“无论是在飞机,火炮,还是轻重机枪以及士兵素质上面,曹巡阅使阁下都必须认清楚和东北军的差距。只要曹巡阅使愿意,我国可以出现大量的机枪,还有火炮,飞机,甚至是坦克,帮助您训练军队,整顿汉阳兵工厂,大幅度提高直军的实力。”
眼下日货在中国受到抵制,国内经济又不景气,急需找到新的突破口,而且能拉拢曹锟这个民国第二号实权人物,即使武器价格低一些,也是非常超值的。自段祺瑞战败之后,日本已经在民国失去了有足够地位的代言人,这是日本在民国政治投资的极度失败。
“这需要很多钱,我出不起这个价格。”曹锟先是心动,然后摇了摇头道。
“只要曹巡阅使拿出足够的抵押物,比如矿山,森林等,资金不会是问题。”腾原明一郎道,日本在欧战时候斩获颇丰,不过大量的钱都落入财阀的手上,只要有足够的抵押物,那些财阀手里还是有钱的。
“我考虑一下,会尽快给你答复。”曹锟点头道。
“大哥,为什么不答应日本人?”等腾原明一郎走后,曹锐心急地问道。
“没这么简单,就算是抵押物,我们能拿出多少东西做抵押?要想达到日军口中所说的那种地步,没个上亿元的投入想都别想。我们去哪里找这么多钱。日本人未尝没有危言耸听。先在山东问题上看看叶重的态度,如果叶重不惜动武,到时候再做打算。”曹锟到现在还是不想和叶重彻底翻脸的。
“怎么试?”
“郑士崎眼谗这个山东督军的位置也不是一两天了,现在又是北洋老5师的师长。在山东经营多年,让他提出个鲁人治鲁,我们再公开表示支持一下,看看叶重的反应再说。”曹锟道。
“这,恐怕郑士崎未必有这个胆子逆了徐世昌和叶重的意思啊。”曹锐不大认同地道。“他不过一个小小的师长,哪里有这个底气。”
“孙烈臣到了山东,他得乖乖做个师长,如果反对成功,他就是山东督军,反对失败,大不了到河北来,我给他个师长的职务。”曹锟哼了一声道,“况且按东北军的惯例,一旦孙烈臣进了山东,郑士崎再想像以前一样当个土霸王只怕是不可能了,他知道取舍的。”
“那刘喜奎还要不要请,我看还是算了,不能什么便宜都让叶重占光。”曹锐愤愤地道。
对于曹锐现在还记着刘喜奎的心思,曹锟也只能暗自无语。
第四卷 第381章 山东1
“这个大总统,还真是…。”叶重现在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兴帅不赞成对日本关东大地震进行救助?”蒋方震道。
“宁赠友邦,勿与家奴啊。”叶重情绪不高,站起身来,走到窗户边上,吹着天气凉下来后微冷的风。
“海原大地震,民国直接死于地震的人三四倍于日本,饿死,冻死者不计其数,怎么没有人去管。地震发生十几天,中央当局连震源在哪里都搞不清楚,对灾区百姓不闻不问,现在日本爆发了地震,差不多是全国总动员,你看看,光是各地驻日使馆就直接捐了二三十万,国内还在组织大规模的捐款,这样的热情,当初在海源大地震的时候怎么看不到?”说到这些,叶重有些愤懑地道。海源地震中,中央当局冷漠的态度令人发指,若不是叶重后来接了这烂摊子,号召国内进行捐款,恐怕饿死冻死的也会直接高达几近百万人。叶重冷笑了一声。
“若不是这次救灾,我还真发现不了什么时候民国政府有了这样的高效率呢。”
听叶重这么一说,孙烈臣倒是觉得民国政府这次做得确实有些过了。“既然这样,兴帅不如让中央再次向日本人提出收回旅顺,大连如何?”
叶重听得眼睛一亮,继而哈哈大笑道,“好你个孙赞尧,出起阴招来还真是够阴损的,就这么办,让内阁再次通过收回旅大的议案!有些人读书都把脑子给读糊涂了,以为赈了灾,日本人就会感恩戴德,不知道这只会让日本人更快的恢复,然后再次把爪子伸到民国来。能阻止恶狼的,只有猎枪,而不是靠一文不值的善心。发善心也要找准对象。否则只会让日本人暗地里笑你是个蠢蛋。”
孙烈臣这招也确实够歹毒的,之前中央提出的收回旅顺大连已经被日本人拒绝。不成想日本人这会爆发了大地震。这要是提出来,日本人若是再拒绝,东北暗地里推波助澜一下,无疑会给这场史无前例的救灾活动浇上一盆冷水,将民国某些人的热情浇灭掉。日本人若是同意,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收回了旅大之后,东南方向便彻底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