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之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东北之虎- 第1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就开始布局了。”
  “不过是多了八九十门重炮,还有一批枪械罢了,没有欧洲人的大战,哪里能钻这种空子,这种外财只能发一次,以后还是要脚踏实地的走路。”叶重打了个哈哈,然后道。“芝田兄,以后预备役的事交给你来负责,关系到东北军的兵源问题,不要出了岔子。”
  “兴帅放心,卑职一定替兴帅在兵源上把好关。”许兰洲挺直了胸膛道。。。。


第四卷 第226章 重炮旅
  “这次从欧洲采买到的90多门重炮,我打算建一个重炮旅,几位以为如何?”叶重问道。
  “重炮旅?”蒋方震几人有点面面相觑地看了一眼。
  “赵栋梁那个炮兵旅由于缺少重炮,一直没有建成。”叶重道,“这次正好采买到了足够的火炮,炮兵旅的建设也要提上日程了。”
  “炮兵旅,重炮旅,一字之差,战力可是天差地别啊。”蒋方震回过神来道,“以目前国内直皖两系的战力,一个8门制的重炮加强连就是一股强大的力量了。兴帅建重炮旅,可是在大炮打蚊子,难道兴帅是针对日本人建的?”
  “重炮旅,可以组合,也可以分拆。是不是针对日本人,就要以后日本人以后的表现了。”叶重笑道,“直皖两系也没百里兄说的那么不堪,这次徐树铮训练的参战军,可是有1个加强营的重炮,包括日制全新的16门105MM野战加侬炮和8门150MM榴弹炮。这还是徐树铮对东北军实力错误估计置办下的,以段总理和徐树铮的脾气,知道东北置下了这么多的重炮,肯定也会加大力度。再说现在皖系大力兴建的巩县兵工厂已经投产几个月了,段总理和徐树铮可是信心十足呢。”
  “另外直系也不是没有一点底子,现在汉阳兵工厂还在直系控制的地盘之下。最近听说冯大总统以前还在位的时候,也向日本采买了大批军械,下野后,这批军械落在了曹锟的手里。足够让曹锟扩编三到四个师。虽然曹锟的实力看上去势弱不少,不过久经战阵的直军,可不是刚刚编练成的参战军。吴佩孚的主力第3师,精锐程度可未必比东北军第27师和第1师差多少。”
  “曹锟的直军虽然也打了几仗,不过兴帅的东北军经历的战阵可不比直军的少。”许兰洲笑道。
  “账不能这么算,直皖两系都还有各自己派系的督军。而且内地没有多少制肘力量。”叶重摇头道,“东北军虽强,可是真正和关内起了冲突,还必须留守相当的部队震慑一日军。真要是打到了关内,根基却被日本人给端了,这个玩笑就开大发了。”
  “兴帅说得不错,东北军现在越来越强盛,关东军的影响力已经远不如民国初年的时候了。”蒋方震认同地道,“虽然现在日本人在东北不再像以前那样嚣张跋扈,但日本对东北军的忌惮也越来越深,要不然奉俄大战中,也不会花大价钱武装俄军。段总理一直是亲日的,卑职敢断言,一旦东北军与皖系起冲突,露出破绽,日军必定会给与东北军致命一击。”
  虽然表面上一团和气,不过现在东北军的高层对日军的戒备也没有降低过,日军直接出兵俄国远东的军队达到了7万人以上,再加上驻扎在东北的关东军,加起来可是小十万人。因此就算与关内起了冲突,叶重也必须要留下相当的军队保住东北根基稳固。
  因为此时的东北军实力已经隐然超过了历史上全盛时期的张作霖,叶重又与日本起过几次不大不小的冲突,日本断然不会像前斯持持张作霖那样对待叶重。
  “可惜民国不能上下一心,要不然哪里容得下如此弹丸小国掀风作浪。”许兰洲皱眉道,以前在黑龙江他对叶重插手黑龙江事务十分恼怒,不过现在转变了立场,对于卧塌之下的日本更是觉得如鲠在喉。
  “人必自辱,而后人辱之。物必自腐而后虫生。像民国这样的地域和人口大国贫困如斯,根本原因还是在自己的身上。”叶重对于眼下民国的形势,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在防备日本人使坏的情况下,真正入关的军队,对上直皖两系,优势并不大。现在东北最大的工业和军火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规模都有了一定的基础,万一落在了日本人的手里,后果比历史上日本取得了沈阳兵工厂还要严重。
  “好了,话题扯远了。言归正传。关于重炮旅,我只说一下初步的建议,总体编制上,辖三个炮兵团。1个独立高射炮营,1个加强机枪营,1个辎重团,3个伴随步兵营。”
  “1团编入一个18门75MM的山炮营,和两个18门75MM制的野炮营。这里就是54门了。这次从法国买过来的速射炮除了军械处拿走的几门,全部拨到重炮旅里面。其余的用咱们自己的火炮充实。”
  “2团编入一个18门制的105MM轻型榴弹炮营,两个12门制的105MM的重型野战加农炮营。这里就是42门了。”
  “3团暂时编入一个18门制的120MM重型榴弹炮营,1个18门制的150MM重型野战榴弹炮或者加侬炮。这里就是36门了。”
  “从欧洲采买过来的军火,充实重炮旅还有多的,暂时储备起来。另外重炮旅的建设不对外公开。”
  “百里兄,这个重炮旅是东北的战略性部队的建设,就由你来监督完成,到时候哪些地方要改动,怎么更适合实战,就怎么改动。”叶重道。
  “是,兴帅。”
  “还有东北陆军大学关乎到日后东北军高层将领的军事素养,东北陆军速成学堂对于低级军官的培养也是重中之重。这些也要百里兄多费点心。”武器再厉害,也要高素养的军官来指挥。
  虽然叶重是两所学校无可争议的校长,不过主要具体事务,还是要蒋方震这个高材生来承担,孙烈臣虽然行事稳重,有大将之风,不过还是略微老成了点。在军事教育上,蒋方震是当仁不让的最佳人选。
  “对了,兴帅,这次引进的雷诺FT17,卑职想弄几辆到军校里面去。今后陆军大学和陆军速成学堂都要添加坦克在战场上运用的课目,嘴上讲难免不如实际操作管用。”蒋方震道。
  “嗯,拨4辆出来。”叶重又转向孙烈臣道,“至于赞尧兄,引进了德国教官之后,东北军要进行大练兵,手榴弹,冲锋枪,战防炮,防化兵,防空兵,坦克这些武器或者新军种都要充实到东北军中,赞尧兄也不轻松。”
  孙烈臣点了点头。
  “兴帅,新过来的电报。”一个多小时谈话才结束,赵常顺走进来道。
  “上面说了些什么事?”
  “昨日,陈树藩的陕军率先攻打陕北靖国军,南北和会已经中断了。”
  “陈树蕃攻打陕西靖国军?”叶重摸了摸下巴,然后转向蒋方震道,“百里兄,现在陕西靖国军有多少人马?”
  “靖国军总司令是于佑任,同盟会的元老级人物,在陕西颇有威望。靖国军一起分为6路,每路人数从3千到7千不等。加起来大概有三万多人。成员主要是陕北的一批刀客,还有哥老会的成员,靖国军刚成军的时候,这些江湖人物作战虽然勇猛,不过在战场上没有组织性可言,不过靖国军中倒是出了几个年轻军官,治军颇有一手,硬是将这批刀客和农民初步训练出来了,和陈树蕃的陕西军作战双有胜负,若不是因为弹药补给困难,装备太差,恐怕陈树蕃的军队还不是对手。”
  “于右仁,陕西靖国军。我倒是还忘了这桩事。”叶重摸了摸脑门,让赵常顺取来一张地图,在桌子上摊开。
  “锡林郭勒盟到归绥段的铁路只有180多公里没有峻工,影响倒是不大了。”
  “兴帅不会是想出兵陕西吧?少字”蒋方震笑着问道。
  “为什么不呢?”叶重反问了一句,奉天与河北接壤,现在曹锟和段祺瑞虽有矛盾,但还没有到直接开战的地步,就算叶重的东北军比参战军要强,以反对段祺瑞的名义入关,可只要经过河北的地面,就难免会引起曹锟的忌惮。在东北军的压力下,直皖两系有可能重归于好,另外还要防备日军,这也是叶重迟迟不肯入关最根本的原因。不过如果出兵陕西就不一样了,陈树蕃是皖系的督军。直接占下陕西,阻力就要小很多。
  “陈树蕃不是只好鸟,当上陕西督军没两年,原来用来种粮食的土地竟然强制下面改种鸦片,肥了他个人的腰包,却把陕西由一个产粮省变成了缺粮省。与其把陕西给他糟蹋了,还不如纳到兴帅的治下来。”许兰洲毫不客气地批判着陈树蕃。“好好的一个陕西省,吸食鸦片的人竟然达到了两成以上,长此下去,整个陕西都要被陈树蕃给整垮了。”
  “这倒是。天授不取,反受其咎。”蒋方震和孙烈臣同时点头。
  “调郭松龄的28师和赵铮的13师开拨,到归绥,然后南下陕西。”叶重道。
  “怪不得兴帅当初宁愿花几千万打通锡林郭勒盟到绥远的铁路,原来早就计划好了。”蒋方震啧啧地道。
  “这是自然,单是一个绥远还不值得我花几千万,加上陕西,勉强够了。之前段总理不愿意把陕西给我,现在我就自己去拿。”叶重笑道,修铁路可不是为了好看的。


第四卷 第227章 东北军入陕
  民国8年3月中旬,葫芦岛的港口比往年更加热闹,由于大量采买的机械要在港口卸货,不少从欧洲回返的华工是直接在河北的秦皇岛登陆,然后才乘火车沿京奉路北上。
  叶重下达了28师和13师开赴绥远的时候,吕文昭就开始在绥远调拨军用物资,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经过了近两个休养生息的绥远短时间内支撑四五万大军的物资供应已经没什么问题。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严酷的寒冬过后,黄河大堤的两侧已经冒出了不少青色的小草。
  “一,二,三,嗨!”十几个士兵在排长的指挥下,抬的抬,拉的拉,在前面几匹骏马的帮助下,终于将陷进沙里面的大炮给拉了起来。不过黄河沿岸的土地沙化,比较酥软,重达近千斤的75野炮压断了垫在沙面上的木板,陷在沙地里,让这些大兵废了好一把力气才重新给拉起来。
  “连长,这样下去不行啊。大炮太重了,很容易陷下去,而且越靠近水边,沙土也就越软。垫木板也支撑不住。”
  “把大炮拆了,抬到船上去。”炮兵连长下领道。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啊。”
  东北第13师师长赵铮率先在包头市三十里以南的地方带部过河。赵铮下马,手执马鞭,站在河堤上,看着堤下密密麻麻忙碌的士兵,
  “照这个速度,恐怕今天没办法完全过河了。”在原东三省讲武堂,日本振武学校,和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先后呆过的王树常现在担任第13师参谋长一职,王树常看着下面的进度,又看了看手表道。
  “无妨,今天过不了河就明天。现在陈树蕃的陕军和靖国军在掐架,导致陕北防御空虚。咱们度河是再安全不过了。”赵铮抽了抽马鞭,鞭子在空气中发出啪地响起。
  “过了河,还有一片地域仍然是绥远的地盘,就算知道东北军即将大军南下,陈树蕃就是吃了豹子胆也不敢跑到绥远来撒野。”王树常笑道。“师座说得也不错,陈树蕃的的陕军在渭南,三原一带与靖国军交战,只等13师渡河,可兵不血刃袭卷陕北占据近半个陕西。过了今天,第13师入陕的电文也要通告天下了。”
  “这是兴帅的事了。咱们只管带兵入陕。”赵铮道,“我看兴帅不会在乎一个陕北,陕北贫脊,养不活多少人,整个陕西的精华还是在陕南。”
  在第13师还在过河的时候,已经被委任为独立骑兵第3旅旅长的刑士廉,就开始带兵越过绥远和陕西的分界线,出现在陕北的村落上。
  当年的卢占魁纵横绥远,陕北,甘肃边境一带,百姓苦不堪言,自从奉军剿了卢占魁之后,在这一带名声大好,大队的奉军经过陕西最北边的几个县,并没引起什么波动。
  不过当东北政府将出兵陕西攻打靖国军的电报发出,倒是引起了不少人的震惊和恐慌。
  “好个叶重,我就知道你小子当入派兵占领绥远没安什么好心思,现在又打起陕西的主意来。”民国6年的时候和叶重有过一段过节的陈树蕃大是不安,一想到当初支持卢占魁后送给叶重五十多万的赔礼钱心里又肉痛不已。
  “姐夫,叶重打的是进攻靖国军的口号,可能真的是来帮陕军的。”陈树蕃的妻弟不学无术,自靠上陈树蕃这棵大树后,过得锦衣玉食,看上去一表人才,肚子里面却没有多少货。
  “狗屁。”陈树蕃发了火,“段总理三番两次请叶重派兵到湖南战场去跟护法军作战,叶重百般推拖,最后才派了一个师,靖国军比护法军还要弱小,叶重却一下子派出了至少两个师的军队。你以为叶重真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