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起居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贵妃起居注- 第2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点点就凑上前,伸手要拧爹的鼻子,爹弯下腰来给她拧,她用力地拧了一下,他又哎哟哎哟地叫了起来,点点心疼,忙问,“哎呀,疼不疼啊?”
    姆姆在一旁说,“点点,咱们该去清宁宫了。”
    爹却说,“没事,今儿我也过去,一会咱们一起走。”
    他一把把点点抱起来,放到了膝盖上,又把弟弟也抱起来放到另一条腿上,点点看着弟弟,壮儿对她嘻嘻地笑,她也忍不住笑起来,从刚端上的又一批早饭挑了一片火腿,“弟弟吃。”
    “弟弟不吃。”娘皱眉说,“好了啊点点,别又乱喂弟弟了。”
    点点噢了一声,连忙坐好了,爹摸了摸她的脑袋,“你送了弟弟什么衣服啊?”
    点点又高兴起来,“是、是我以前穿的衣服,就穿过一次,新新的,让我、让我……”
    她把功劳全都归在了自己身上,“我要送给弟弟!姆姆就让我包起来带过来了。”
    “点点真乖。”爹没有吝惜自己的夸奖,“真疼弟弟!”
    又教弟弟说,“来,壮儿,说多谢姐姐。”
    壮儿嘻嘻哈哈地道,“谢——多谢姐姐。”
    点点搂着他亲了一口,觉得弟弟真的好可爱,“多谢弟弟。”
    她的注意力又转移了,“娘、娘、娘、娘。”
    “嗯?”娘在给爹布菜,过了一会儿才有点不耐烦地说,“又有什么事啊?”
    “阿黄姐姐和圆圆姐姐也过去吗?”点点问,“我要和姐姐们玩。”
    “今天都过去,”爹说,娘也说,“好了,都下来吧,别吵你们爹了,吃过早饭就要过去了呢。”
    点点就和弟弟到地下玩了一会,又被叫过去整理了衣服,这才和弟弟一起上了轿子,轿子里也很暖和,走了一阵子,就到了一样很暖和的清宁宫——祖母皇太后殿下的住处。
    点点在外头就听到了姐姐们说笑的声音,她松开姆姆的手,抢在所有人跟前冲了进去。“祖母!”
    祖母果然就在屋里,惠妃姨姨还有一些点点不认识的姨姨,点点认识的敬奶奶、贵奶奶还有贵太奶奶都在,只有胡姨姨没有在,这些姨姨和奶奶都簇拥着祖母坐在一起,姐姐们站在地下,屋里好热闹呀,见到她来,她们都笑了,“点点来啦?”
    点点照着记忆,在地上找了个蒲团就跪下了,“孙女见过祖母。”
    她磕了一个头,觉得好像不止这些,又磕了一个,便觉得够了,站起身时,见祖母对她张开手,便扑进了她的怀抱里,咯咯笑道,“我来看祖母了。”
    祖 母也是点点特别喜欢的,点点看到她心里就特别高兴,她也喜欢点点,她能感觉得到,好像几个姐姐妹妹还有弟弟里,祖母特别喜欢阿黄姐姐和她。惠姨姨和娘说 过,说祖母‘太爱清静了,想巴结讨好都不容易’。她不懂是什么意思,不过清宁宫的人好像的确是不多,祖母只喜欢和敬奶奶、贵奶奶还有胡姨姨、阿黄姐姐和她 在一块,好几次点点过来,看到耳房里有姨姨坐着,都是来‘请安’的,就是祖母都不见,祖母只喜欢接她来玩。
    “点点真乖。”祖母特别喜欢夸她,“可今儿要罚你——来迟了呢。”
    点点脆生生说,“是爹起迟了。”
    说话间,爹和娘也进来了,还有弟弟一道,弟弟还不会行礼,看到这么多人也有点怕,点点就走到他身边,把弟弟带上来,“壮壮,这是祖母呢。”
    “祖母……”弟弟小声叫。
    “哎。”祖母笑着摸了摸他的头,“和姐姐们到一边去玩吧。”
    爹和娘也给祖母行礼,一屋子人不知道什么时候都站了起来,只有祖母坐着,等爹坐下了,大家才各自坐下。祖母问娘,“可遣人去接太子了?”
    娘说什么,点点就没听了,她跑到阿黄姐姐身边,“姐姐。”
    阿黄姐姐先在和她的姆姆低声说话,她看起来不是太高兴,眉头都是蹙着的——大人在的时候她就不这样,大人不在的时候,她就老皱眉头。点点有点迟疑,踌躇着不知该不该近前去,但阿黄姐姐注意到她来,很快就露出了笑脸,也跑到她身边。“妹妹来了,咱们去里面玩吧。”
    “嗯,圆圆姐姐呢?”点点问。
    “她去看皇后娘娘了,”阿黄姐姐又皱了皱眉,“一会和栓儿一块过来。”
    “哦。”点点不说什么了,又跑回去带弟弟,她和弟弟进了里间,和阿黄姐姐玩过家家,阿黄姐姐当仙女,点点也当仙女,壮儿还当仙女。
    玩了好一会儿,圆圆和栓儿就进来了,点点连忙上去打过招呼,栓儿说,“姐姐,我带了东西给你。”
    “什么东西啊?”点点瞪大了眼。
    栓儿从腰间掏出一把骨拐,往上一扔,红红的全都洒在地上,好可爱。点点高兴地欧了一声,就和栓儿一起玩扔骨拐,阿黄姐姐最会扔,圆圆姐姐也会,三个小的都不大会,但也笑得开心。
    他们五个玩了一会,好像时间还没过多久呢,就被抱去吃饭了,吃完饭又被抱去睡了一会,起来后又玩吹纸片儿,圆圆姐姐赢了好多好多纸片儿,最后壮儿都没有了,他急得哭起来,点点忙给他抓了一把,“弟弟别哭。”
    可这下,圆圆又哭了,“哇——你抢了我的!”
    阿黄姐姐忽然笑了一下,她又从圆圆的纸片堆里给点点抓了一把,“你是姐姐,要让着妹妹呀。”
    点点觉得自己做错事了,她很怕姆姆又骂她,缩起头看了看姆姆,见她没有说话的意思,她才松了口气,赶忙把自己面前那堆还给圆圆姐姐,“我……我还给你,别哭啦。”
    “没事,没事。”阿黄姐姐又给她抓了,“她是姐姐,她该让着你的。”
    圆圆哭着说,“那你给她嘛,呜呜呜,姐姐讨厌,我不要姐姐!”
    “我的早都被你给拿走了呀。”阿黄指着自己跟前的几张纸片说,“就你的最多,拿点给弟弟们妹妹们怎么了。”
    栓儿张大嘴,呆呆地看来看去,忽然又把骨拐抛了起来。“玩这个,玩这个!”
    圆圆姐姐被姆姆抱走了,在隔壁过了一会,又回来和他们一起玩,这回玩到晚上,又吃了饭,姆姆才带着她回家了。
    回去以后,点点就在暖阁里洗了个澡,姆姆一边洗一边说,“这么大冷的天也出好几身的汗,根本拿你没有办法。”
    洗完澡以后又换了衣服,点点昨晚睡饱了,一直都不想睡,在床上赖着玩积木,玩了一会,就听到了爹和娘的声音。
    “爹,娘。”跳下地就要往外头跑,“娘,你回来啦!”
    姆姆和几个嬷嬷都还没有睡,在外头不知说些什么,“……虽说还是个孩子,可心里什么都懂……”
    看到她出来,她们有些吃惊,“快回去,仔细着凉。”
    “嗯,我要爹,我要爹嘛。”点点不高兴了,扭着身子开始耍赖,屋外也有人问,“点点还没睡呢?”
    “没睡呢。”姆姆提高声音回了一句。
    过了一会,爹就进来抱她了,“爹带你看祭灶好吗?”
    点点裹了大大的斗篷,穿了厚鞋,被爹抱着走到了茶水房里,茶水房里的炉子还没熄火,赵哥哥却不在了,晚上只有姐姐们在宫里服侍,两个姐姐在吹炉火,地上摆了个盘子,盘子里装了有稻草扎的马,还有一碗蜜。点点要看,娘说,“这是灶王爷骑的马,可不能随便碰。”
    她就好奇地看着爹把炉子后头的画像给拿了下来,往上头沾了些蜜糖,慢慢地送到了炉子里去,还有马也送进去了,爹一边送,一边还喃喃地不知在说些什么,点点不敢大声,便悄悄地问,“这是在做什么呀?”
    娘也一样悄悄地回答,“这就是祭灶。”
    祭完了灶,爹和娘都站起来,娘抱着点点和爹说,“今日给清宁宫和咱们这都祭灶了,你宫里反倒没祭。”
    “就是图个好玩么,正经这都不是灶。”爹说,“真要去小厨房祭灶,不得把他们给忙活坏了,就这么乐一乐挺好的。”
    点点终于明白了祭灶是什么,她还沉浸在刚才那玄秘的仪式里:灶王爷这就上天了吗?为什么烧着了就上天了呢?
    爹把她送回屋子里,又拍了她一会,点点不想睡,只是眯着在装,爹居然被她蒙骗过去了,拍了一会,就起身出去,估计是去找娘。点点等他走了,才睁开眼得意地笑了笑,又探出头去轻轻地呼唤,“欢姐姐。”
    欢姐姐很快就进了屋子,在床外头的小床上打好了被窝,“睡吧,小祖宗,这都什么时辰了,还不睡?”
    点点嘻嘻地笑了,有欢姐姐在外头躺着,她觉得好安心。“我刚才去祭灶了!”
    “真了不起,”欢姐姐说。“快睡吧。”
    “欢姐姐——”点点又觉得有点不对,她歪着头想了想,有点不肯定地问,“阿黄姐姐有娘吗?”
    “有啊。”欢姐姐过了一会才说,“就是你胡姨姨。”
    “那圆圆姐姐呢?”
    “有,她是皇后娘娘的女儿。”欢姐姐说,“栓儿也是皇后娘娘的,壮儿是咱们贵妃娘娘的。怎么忽然问了这个?”
    “那就咱们永安宫有灶吗?”点点握着被子,冲床帐顶眨眼,她有点困了。
    “都有,”欢姐姐笑了,“不然,就永安宫那口,怎么做给那么多人吃呢?”
    “那,那我听娘说,爹就祭灶了祖母和咱们的灶,别宫的呢?”点点真的好奇起来了,“别的不祭吗?”
    “这……”欢姐姐明显地顿了一下,“祭的,不过不是皇爷爷祭。”
    “那爹为什么就祭我们宫的呢?”点点就觉得这个解释不通啊,“那个,那个胡姨姨的,还有皇后娘娘的,还有,还有那个莠子姐姐——我是说——嗯——”
    “姐姐懂了。”欢姐姐拉开帐子,帮她掖了掖被子,“嗯……因为皇爷爷特别喜欢贵妃娘娘呗,点点说,是不是?”
    点点可不知道这个,但她喜欢这个说法,便浅笑着点了点头,想了想,又说,“我也特别喜欢爹,娘也特别喜欢爹,还有祖母、阿黄姐姐,还有好多好多人,都特别喜欢爹!”
    “嗯,知道啦,知道啦。”欢姐姐的声音也特别高兴,“皇爷爷、贵妃娘娘呢、太后娘娘呢,就特别喜欢点点,是不是呀?”
    点点笑得更开心了,她想说:还有弟弟呢!——不过,在这之前,最甜最美的轻梦,已经把她给盖住了。
    在点点的梦里,所有人都是笑着的,就连皇后娘娘身边那怕人的老嬷嬷,也在开心地对她笑,在梦里,她自信地想:大家都喜欢我——
    她也自信地相信:大家都是好好的。就算圆圆姐姐会哭,阿黄姐姐会皱眉,就算有那个怕人的老嬷嬷,就算爹和娘会‘吵架’,就算、就算……
    但,大家都是好好的,大家也都会好好的。
    作者有话要说:大年初一哈!给个点点的日常治愈番外。


☆、第203章 当家
    操办栓儿的生日宴;不是什么大事;皇后告病之前基本就有了思路;余下的无非就是些庆典当日的琐细功夫,有周嬷嬷帮忙辅助;并没闹出什么乱子;顺顺当当地也就办了下来。徐循就是出个人;具体的事情全都吩咐周嬷嬷去做;有身份压着,也出不了什么刁奴欺主的事儿。
    等栓儿的生日过了以后,皇后的病却依旧不见好,还是没有什么精神;风寒虽痊愈了,常发眩晕;按刘太医的意见,都不能起身,只好老躺着吃药调理。这病似乎已经转为慢性,宫里也就启动了所谓的侍疾机制。
    这 宫里的正经主子,宫里是绝对不会冷落的。哪怕当年胡皇后已经是摇摇欲坠,没有什么威严了,那也得她自己先不要人去请安,坤宁宫里才会安静下来,不然,平时 三日一次的请安以外,日常有人要显露孝心、殷勤的,都会不请自来,到屋里虔诚地坐一坐,好像宰相府门前候见的官员们一样,就算一无所求,只是为了打好关 系,也有大把人愿意花这个时间来下功夫。
    徐循这里,碍于当年的先例,倒是没有什么外宫的客人,她自己是求仁得仁,只觉得清静。太 后那边,是她自己先支持胡皇后搞觐见管制,j□j日一次大请安,皇后会把所有人都带去清宁宫里,除此以外,要到清宁宫得她自己发话。当时这个制度主要是为 了遏制孙贵妃——以太后身份,也根本都不会正眼搭理妃位以下的宫嫔,不过后来后位上换了人,两宫关系趋于冷淡,例牌请安太后时常都不出现,老人家又要清 静,似乎也没有恢复自由请安制度的意思,还是照例,她看上谁过去陪伴了,就直接让人相召,把主动权握在了自己手上,几次小病,也是回绝了任何宫外人过去侍 疾刷孝顺分的请求,皇后这一病,也是几年来宫里第一次重提侍疾制度了。
    太后、皇帝、皇后生病时,除了身边的亲信宫人以外,妃嫔也 得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